![]()
早些时候,特朗普对外叫嚣,因为俄罗斯的不配合,所以要给乌克兰“加码”,提供“战斧”导弹。这一表态,让本就无比敏感的美乌关系和俄乌局势,推向了一个更加危险的临界点。而就像外界猜测的一样,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的表现,倒是让被不少人猜中,也侧面证明普京现在手里可能是真没牌了。
来自俄媒《塔斯社》的消息,在当地时间8号,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战斧导弹”一事给出回应,“战斧”导弹的能欧,决定了这将严重升级当前局势,很可能导致“核战争”。
![]()
为什么俄罗斯要深究“战斧”的问题?“战斧”的威胁远非普通武器可比。2500公里的射程,足够从乌克兰覆盖莫斯科;更麻烦的是,以俄罗斯开战以来表现出来的防空能力,恐怕难以第一时间追踪,拦截难度会很大;而“战斧”本身的精度误差控制可以在10米内,可精准打击俄罗斯的核心设施。更关键的是,它存在核常兼备的双重能力。可搭载20万吨当量核弹头。尽管美国提供的版本大概率是常规弹头,但俄罗斯坚持将“核风险”作为舆论焦点,本质上就是在试图通过渲染“核战争”,来威慑西方。
![]()
然而,俄罗斯的警告,其实也侧面暴露出了当下的战略被动。一方面称“战斧无法改变战场局势”,要让北约不要做无用功。可另一方面,却又在强调“引发核战争”,逻辑上的矛盾,反映出俄罗斯在应对西方逐步加码战争的行为上,显得捉襟见肘。
诚然,近期从俄媒的报道来看,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高歌猛进。按俄罗斯自己的说法,已控制近5000平方公里领土和212个居民点,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然而,这种战术优势难以掩盖战略层面的困境。当美国突破“远程打击武器”红线时,俄罗斯除核威慑外,竟缺乏对等的反制筹码。
![]()
必须指出的是,“狼来了”喊多了,是会失效的。从冲突爆发以来,克里姆林宫多次以核升级为红线,阻止西方武器援助。但北约的应对始终是“分步试探”:先是火炮、再是坦克,随后是战机,如今延伸到远程导弹。每突破一层限制,俄罗斯的威慑效果便衰减一分。此次“战斧”危机中,佩斯科夫甚至特意为特朗普“留余地”,称“仍相信特朗普有和平解决意愿”。这种既强硬又保留对话窗口的姿态,反而凸显了俄罗斯对美俄直接冲突的忌惮。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说,俄罗斯不想和乌克兰拼到油尽灯枯,俄罗斯有自己的野心,也需要为战后进行谋划。俄罗斯图谋的,不止是一个乌东这块地,而是全球利益。但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乌克兰不这么想。人家是真的愿意流干最后一滴血。战争停不下来,美国的利益源源不断,又如何能结束这场战争。
![]()
“战斧”危机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俄罗斯的战略窘境:当对手的筹码不断叠加,自己的底牌却只剩核威慑这一张。普京在战场上的胜利,无法掩盖其在全球博弈中逐渐被动的现实。或许正如克里姆林宫所认知的:真正的敌人并非乌克兰,而是整个西方阵营的军事工业机器。在这场持久消耗战中,俄罗斯的警告声越大,越暴露其手中可打之牌的稀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