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 通讯员 于洪良)“春子,真的是春子!”近日,在固安县公安局宫村派出所民警的见证下,姐姐董某紧紧攥住弟弟春子(化名)的胳膊,视线一遍遍扫过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春子嘴唇微动,喉咙里滚过模糊的乡音。1100公里外的故土,10年的离散,在民警的帮助下,姐弟终于在此刻团聚。
一日,宫村派出所见习民警石申杰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神情恍惚的男子徘徊于街边。石申杰遂上前询问,男子言语含糊,眼神游移,自称春子,但无法准确回答民警的问题。石申杰将他带回所里,先安置在值班室。石申杰与值班所负责人吴亚东耐心引导,一个模糊却异常关键的信息被他们捕捉到,那是一种独特的内蒙古口音。吴亚东立刻在浩如烟海的电脑数据中搜寻可能的关联。他反复尝试各种可能的姓名组合,联系不同地区的兄弟单位协助查询。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后,一条沉寂10年的寻亲信息被重新唤醒——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一个饱经风霜的家庭,从未放弃过寻找一个名叫“董某春”的亲人。
得到信息后,石申杰第一时间通过属地派出所与其亲属取得联系,并将春子暂时安置在救助站。“我们明天就来!不,我们现在就动身!”春子的姐姐被突如其来的喜讯冲击着。经过1100公里的日夜兼程,春子的姐姐、姐夫抵达了宫村派出所。石申杰一边安抚激动难抑的家属,一边一路绿灯办理手续,只为尽快铺平这条团圆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傍晚,在亲人的簇拥下和民警的陪伴下,春子缓缓步出救助站大门。此刻的夕阳,不仅照亮了春子坎坷的归途,更映照出人民警察在祖国每一寸土地上无声而深沉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