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甘肃以全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牵引,创新实施县中振兴工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县中发展新格局。今天,“教育大会一年间·走进改革现场”专栏“微记录”系列,一起来看甘肃如何统筹省市县三级力量支持县中“以质图强”——
看视频
看故事
![]()
1990年分配到甘肃省临洮中学任教的常贵勤,记忆里那时的学校只有一栋旧教学楼、泥泞的土操场和寒冬里冻得发麻的手指。2024年8月,当他以校长身份重返校园时,“高颜值”学校让他眼前一亮:校园面积从60亩扩展到120亩;学生公寓拥有3456个床位,实现全员寄宿;餐饮中心可容纳3000名师生同时用餐。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现如今,一批批改扩建、增设备的“高颜值”县中,为“强县中”添上了最美的注脚。
看数据
2024年
甘肃省统筹中央和省市县三级投入资金近8亿元,专项支持20所县中“以质图强”;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77%,有效缓解了“中考内卷”和社会焦虑。
2025年
甘肃下达专项资金4亿元,支持第二批20所县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将达到80%以上;全省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各前100名考生中,县中学生共82名,占比达到41%,县中“多点开花”,呈现出均衡化发展态势……
看举措
近年来,甘肃以全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牵引,创新实施县中振兴工程,以提升办学能力为核心,重点围绕改善办学条件、建强师资队伍、严格招生管理等七方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县中发展新格局。通过“强县中”项目的实施,属地招生政策得到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就读,各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建立“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主体实施”工作机制
甘肃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把“强县中”摆在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首,计划用3到5年时间支持全省86个县每县至少办好1所优质高中。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甘肃省教育厅建立“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主体实施”工作机制,接连召开县中振兴陇中东南片区、河西片区、民族地区推进会及县中振兴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策”推进“强县中”项目,一项项“硬指标”变成了清晰的“施工图”。
集中财力支持县中由“薄弱”走向“优质”
近5年来,省级统筹投入专项资金26.3亿元,集中财力支持县中由“薄弱”走向“优质”,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实验高中占比43.7%。
超前调整学校布局和资源供给
甘肃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学龄人口峰谷变化,超前调整学校布局和资源供给,基本形成“高中以县城为主、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的办学模式,并积极探索“市县结合”的管理机制,以“市域为单位”统筹调配高中教育资源,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
统筹推进高水平的师资、可持续的资金、可共享的资源一体发力
![]()
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新建的实验楼内,教师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中国教育报记者 郑芃生 摄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将省级示范性高中、特色高中高级岗位比例分别提高到30%、27%,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高中长期任教。同时,创新实施新时代陇原教师培育“四名工程”,为县中精准培育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名信息化引领导师,让教师队伍士气大增。此外,属地招生政策的落地为县中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吸引更多“金凤凰”筑巢。
据统计,近5年来,全省补充近2600名高中教师。其中,国家公费师范生1407名、省级公费师范生400名,有效解决了县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先后有42名东部地区学校校长在甘肃县中交流挂职,2960名学科骨干教师对口帮扶。
仅2024年,20所学校共聘请市级以上名校长3名,引进骨干教师285名,其中公费师范生、研究生、副高职称占比20%;培训1.4万人次,新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180人,实现质量、能力“双提升”。
甘肃着眼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全方位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统筹推进高水平的师资、可持续的资金、可共享的资源一体发力,教师职业获得感明显增强,吸引优秀人才在高中长期任教的机制更加完善,县中“生源之困”也随之得解。2024年,全省20所专项支持的县域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上年增加4248名,有效缓解了优质生源流失问题。
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效率
![]()
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通过“双师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国教育报记者 郑芃生 摄
早在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让远端学校“原汁原味”地品读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实施同步、教师研修同步、教学资源同步共享。
现如今,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效率在县域高中成为常态。近年来,甘肃大力促进“一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省市县校四级联通,全面推进全域全员全过程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高中教师应用率超95%、学生参与率达100%。
合作共建提升办学水平
围绕落实“强省会”战略,甘肃省教育厅与兰州市共建5个高中教育集团,实现优质资源倍增,并示范引领带动全省组建62个高中教育集团、覆盖161所高中,72所省级示范高中结对帮扶136所县中,形成以优带弱、整体提质新模式。同时,全面实施教研改革“六大行动”,分片区建成10个高中学科教研基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县中办学活力持续增强。
此外,许多县中将天津、山东等省份和省内名校先进理念、机制融入治校治教全过程。各地还强化“横向思维”和“比较意识”,合作共建发展之势如火如荼。甘肃与江苏携手搭建高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目前双方已开展教研活动200余次、研发示范课例200余节、参与教师20余万人次。
一系列“组合拳”,让县域高中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20所县中振兴项目学校中,有9所学校引入国内名校优质教育资源;课题立项和市级以上论文发表数量分别增加48.6%、20%;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良率、学生毕业率均大幅提高。
看现场
![]()
定西市岷县第四中学的“AI智慧教室”里,师生进行互动学习
![]()
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
武威第十八中学师生排练舞蹈
![]()
高台县第一中学师生在实验室借助全息教学系统开展教学
文字 | 中国教育报记者尹晓军、郑芃生
图片 | 甘肃教育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 | 综合自《中国教育报》,甘肃发布、看临洮微信号
教育大会一年间
· 教改进行时
· 走进改革现场
· 系列述评
· 媒体聚焦
![]()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