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吕其明、仲星火、铁牛、孙永平、李玲君、董克娜、严励等这些人的名字,我想作为老影迷,都应该知道吧?
吕其明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所创作的《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音乐作品蜚声中外。
![]()
吕其明
仲星火、铁牛、孙永平、李玲君等,都是昔日上影厂的著名演员,主演过无数经典作品,所塑造的角色栩栩如生。
![]()
董克娜先在上影厂做演员,后来进入北影厂成为电影导演,参与执导过《昆仑山上一棵草》、《第二次握手》、《明姑娘》、《相思女子客店》等多部电影。
![]()
董克娜
严励是大明星张瑞芳的丈夫,作为编剧创作过《飞刀华》、《难忘的战斗》等电影剧本。
![]()
张瑞芳和严励
但大家知道吗?
他们其实都来自同一个文工团,那就是华东军区文工团一团。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华东军区文工团一团的创作人员,集体转业充实到了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并从中走出了众多电影明星。
但他们的团长是谁?大家还记得吗?
他其实也曾出演过电影,所扮演的角色,也曾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记忆。
但因为他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出演的作品不多,所以不像他所带出来的“兵”那么出名。
然而他不仅是上影演员剧团的第一任团长,而且也是长影演员剧团的第一任团长。
他是谁呢?
他是张望。
![]()
一个大伙并不熟悉的名字,可是在张瑞芳、汤晓丹、吕其明等大明星、大导演和大音乐家的记忆里,他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团长,和一位品格高贵的兄长。
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有许多故事,值得记录。
今天,雅清就想来给大伙讲讲这位“老前辈”的那些事儿。
他从事革命工作的时间很早,资格很老,但晚年命运却令人唏嘘,年仅67岁就去世了。而他的妻子,走得更早。
一、
1918年,张望出生于河南商城。
他幼年随家人辗转于安阳、焦作、北平等地,后来又去了南京。
1937年,19岁的张望来到了上海,为报考大学做准备。不料“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拉开帷幕。热血青年张望,不愿做亡国奴,于是毅然加入到了抗日宣传的队伍。
![]()
这年他回到了老家商城。而这里是红色根据地,1929年,红军就在这里成立鄂豫皖地区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
张望在这里找到了地下党组织,并加入到了商城学生战时服务团,用多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
1938年9月,日寇占领了商城,张望瞒着家人,悄悄地加入到了游击队,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方式,打击来犯之敌。因为他有文化,所以被安排在中队当教导员。
![]()
左为张望
当时,张望的文学才华,就已经显现了出来。他写了一些诗歌和文章,投送到报社,很快就被刊登了出来。著名诗人臧克家很欣赏他,经常鼓励他,这更增强了张望通过文艺的方式宣传抗日的决心。
于是他就和自己的弟弟张炳炎,以及堂兄卜易生、堂姐张敏、堂弟张泽易、徐文、堂妹张泽华等,一起加入了安徽省总动员委员会第七工作团,并共同出演了众多话剧。
1939年,鄂豫皖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一个青年剧团,21岁的张望,成了这个团的副团长。
![]()
这个成立后所创作排演的第一个戏,就是揭露汪精卫卖国求荣的一部话剧。张望在其中出演一个日本军官的角色。为了塑造好这个反派形象,他专门剃了光头,结果效果很不错。他一出场,观众就哈哈大笑。这出戏,在整个大别山地区,都很受欢迎。
但有一次,张望却差点“出糗”。
原来那一次,是因为他生病了,怕受风,所以在头上戴了顶帽子。可不料在登台的时候,他整个人晕乎乎的,竟然忘了将帽子给摘下来。到了台上看到别的演员的反应,他才恍然大悟,心想“坏了,这下得演砸了”。然而他却不慌不忙,假装出其不意地将帽子给揭了下来,扔到地上,露出他的光头来,照样引得观众哈哈直乐。
他的临场应变能力,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
左边站立者为张望
1940年,青年剧团到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半塔集后,改为了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张望先任副团长,后任团长。而他的堂弟张泽易,则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最高政府机构淮南联防办事处创办的大众剧团,担任团长。
这期间,张望所带领的抗敌剧团创作出了反映皖南事变的歌曲《茂林血债》和话剧《两肩仇恨》等作品。
1941年,“皖南事变”后,军部为了支援新成立的七师抗日根据地,于是在1942年11月,就从军部和二师抽调一批干部去七师文工团工作,张望就被派到新组建的新四军七师大江剧团任团长。当时年仅12岁的吕其明,就是文工团的“红小鬼”。
![]()
1948年,吕其明在华东军区文工团
在七师文工团期间,张望和大家一起排演了多部新剧,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一师的前线剧团、二师的抗敌剧团、大众剧团,以及四师的拂晓剧团合并,组建成了华中军区文工团。后来,华中军区文工团又与山东军区文工团合并,组建成了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后来又随部队整编发展为华东军区文工一团和二团。张望担任一团团长。
这时,他手下的队伍十分强大,不仅有“音乐天才”吕其明,而且仲星火、铁牛、孙永平、李玲君、董克娜、严励等,他们在山东临沂一带创作和演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
1949年5月26日,张望率领文工团来到了上海。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很快就接到了新的任务。
二、
1949年11月,领导作出决定,派华东军区文工二团继续南下到福建开展工作,而一团则留在上海。
恰在此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为了充实创作队伍,于是组织上安排华东军区文工一团集体转业,进入上影厂,担任演员和技术人员。
就这样,张望、吕其明、仲星火、铁牛等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张望在上影厂担任领导职务,但同时也作为演员,出演了电影。
他先是和金焰、项堃等著名演员一起合演了《大地重光》,他在其中出演马县长一角。戏份不多,普通话也不标准,但他却演得极其认真。
![]()
然后在1952年拍摄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中出演了“老民兵”一角。也就是刘沛然扮演的张连长,带领部队来到一座山头时,询问当地的一位老大爷,对面是什么山?那位老大爷说“那是凤凰山”。同时他又对张连长说“你别叫我老大爷,别看我上了年纪,可我还是个民兵啊。”惹得张连长连声夸道“老同志,真有你的。”

这位“老大爷”的扮演者,就是张望。但其实,他当时只有34岁而已。
![]()
张望同时还担任了《南征北战》副导演的工作,安排自己昔日的战友和手下,在影片中出演了角色,如王力扮演刘团长、天然扮演指导员、王琪扮演陈德海、铁牛扮演小胖子李进、仲星火扮演刘永贵、孙永平扮演丁宝山。
![]()
他原本可以在剧组为自己挑选一个戏份更重的角色,但他却把展现才华的机会,都让给了自己曾经“手下的兵”。
而且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也正是通过《南征北战》这部电影,使得铁牛、仲星火等演员,进入到了更多观众的视线。
尽管他出演的“老大爷”在字幕表上都没出现,但他那句“别看我上了年纪,可我还是个民兵啊”的台词,却令我们记忆犹新。

1953年9月4日,上影厂演员剧团成立,张望成为了首任团长,副团长为金焰、汤化达和刘琼。
![]()
在他担任团长期间,安排剧团演员参演了《斩断魔爪》、《妇女代表》、《鸡毛信》、《伟大的起点》、《渡江侦察记》、《淮上人家》等电影,还排演了《英雄阵地》、《雷雨》、《幸福》等话剧。
![]()
《渡江侦察记》剧照
1954年,也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才使得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玲君,有机会出演了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并一举成名。
![]()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张望和妻子丁文,又从上海来到了东北长春。张望担任长影厂艺术副厂长,同时兼任演员剧团团长,而他的妻子丁文则进入长春市总工会担任副主席。
![]()
在这段时期,张望大力扶持了众多年轻演员,使得张圆、郭振清、赵联、印质明、庞学勤、李亚林、刘增庆等都得到展现才华的机会,并声名鹊起。
![]()
但随着特殊十年的到来,长期在文工团和电影演员剧团担任领导职务的张望,却遭到迫害,被折腾得够呛。而他的妻子丁文更是难以忍受非人的折磨,而选择自尽身亡。
妻子去世后,张望深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精神不振。
![]()
张望参演的电影剧照
直到雨过天晴,他才终于得到平反。但这时,他因为健康原因,却不再担任长影演员剧团团长的职务,而是做起了长影厂的顾问。
1985年,全国各大电影厂的250多位电影明星齐聚广州,举办了首届表演艺术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但曾担任过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和长影厂演员剧团团长的张望,却因病去世,享年67岁。
![]()
他的确不是明星,但他却培养和扶持了许多明星,他也的确并不出名,但他手下的那些兵,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所以就算他并未出演更多电影,但我觉得,他的名字,也应该被更多人所熟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