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灵敏坐门诊时,遇见一位60岁的女士,左侧鼻塞、流鼻涕,并且涕中带血丝,同时伴有面颊部和头部的胀痛,以为是普通的鼻窦炎,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行鼻窦ct检查后疑是真菌性鼻窦炎,遂入院在全麻下做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术后痊愈。
那么,什么是真菌性鼻窦炎呢?
下面,张灵敏副主任医师带您了解这个不算罕见的鼻科疾病。
鼻窦是个啥?真菌怎么进去的?
您可以把我们的头颅想象成一栋房子,鼻窦就是房子里的一些“小房间”,它们分布在鼻腔周围,通过窦口与鼻腔相通。这些小房间正常情况下充满空气,能减轻头颅重量,还能共鸣让声音好听。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真菌孢子,就像微小的“种子”。当我们呼吸时,这些孢子就会随着气流进入鼻腔和鼻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体的防御系统(比如鼻毛、黏液和纤毛摆动)能把这些“不速之客”请出去。但当某些条件具备时,它们就会扎根生长。
![]()
哪些情况容易中招?
· 环境潮湿:长期生活在潮湿、闷热、不通风的环境。
· 抵抗力下降:感冒、劳累、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时。
· 鼻腔结构异常:比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导致鼻窦通气排水不畅,成了“死角”。
·过度使用抗生素:破坏了鼻腔内菌群的平衡。
身体会发出哪些“警报”?
· 单侧鼻塞:这是非常典型的信号,通常只有一个鼻子不通气。
· 浓稠鼻涕:鼻涕可能很粘稠,难以擤出,有时带有臭味或血丝。
· 面部胀痛:感觉一侧的面颊、眼眶或额头有胀痛感或压迫感。
· 头痛:持续的、固定位置的头痛。
· 咯出褐色硬块:有时会从鼻咽部咳出或擤出像“豆瓣酱”一样的褐色干酪样物。
如何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常会建议先做个鼻内镜检查,看看鼻腔深处的情况。要确诊,CT检查是关键,它能清晰地显示鼻窦里是否有真菌团块形成的特殊阴影。
治疗的核心是“大扫除”
对于最常见的“真菌球”,药物基本无效,就像墙里长了霉斑,光靠喷药不行,必须把霉斑刮掉。因此,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首选。医生借助内镜,通过鼻腔这个自然通道,精准地找到有问题的鼻窦,开口扩大,将里面的真菌团块彻底清理干净。这个手术微创,脸上没有疤痕,恢复也快。
预防措施
控制环境湿度,保持通风。佩戴口罩防尘,定期盐水洗鼻。增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单侧鼻塞、流臭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总之,真菌性鼻窦炎并不可怕,它就像一个在鼻窦里“发霉”的小问题。只要通过科学的诊断和精准的微创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被治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