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说过一句话,说自己家生的鸡到别人的窝里下蛋。他发现一件事:在美国硅谷的实验室当中,大部分华人去了以后,都是名校毕业,然后到了哈佛、麻省、哥大这些学校,基本就留在了美国。因为美国给开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他们就留在美国,而这些聪明的脑袋都在帮美国提高芯片技术。
所以你会发现,当时他们能去哈佛、麻省,是因为先报了清华北大,以清华北大为跳板。所以这也是目前很多老教授说“清华北大是夺天下英才而毁之”的原因,这也是大家感到痛心的一件事。
其实我觉得,这里面人各有志。我还是那句话,清华北大在中国是什么地位?是用最好的资源培养人才。什么叫最好的资源?
真不是“相当好”,是“最好”。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如果中国3000多所大学加在一起值100块钱,那清华北大加在一起就值38.6块,就这两所学校加起来就占了三分之一,你就知道它们有多强。
所以你会发现,在清华、北大,家长们进去以后都不想走,为啥?因为孩子到这儿以后真是受益。学校每年账面上有200多个亿花不掉,还在想方设法花钱,资源非常非常多。所以说,孩子到这儿能享受最好的资源、最牛的老师。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院士在清华北大占到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讲到这儿,说到清华北大,就不得不提一件事:其实每年清华北大确实有很多同学毕不了业。想当年,他们都是省状元,到了学校以后,落差太大。
我以前有个学生,后来去了北大学数学,他跟我说了当时的情况。我们以前总听说24小时自习室,没见过,北大图书馆就是24小时的,想学多久完全靠自己。而且北大老师的情况是这样的,他跟我说,第一节课就把他干傻了。
当时他学的应用数学,第一节课老师给他们讲数学模型,讲完就打铃了。你要知道,大学教授跑的比谁都快,高中老师怕讲不完,大学老师是怕耽误自己的时间,为啥?因为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科研压力大,得马上跑到实验室做实验。
当时讲完之后,下边的同学问:“教授,等一会儿,这作业我们不会做。”老师说:“不会做就学呀,自己想办法,去图书馆找资料。”
他跟我讲,他用了整整三周的时间才解决这一个问题。所以你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和人的差距就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北大清华的学习压力相当大,一步慢,步步慢。两年下来,人就分层了。所以说,清华北大每年有大量不能毕业的学生,这就是因为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
然后,大家会发现最近这几年出现了一个情况。比如说,最近这几年有一些像江西的省状元、云南的女状元,她们放弃了清北,选了国防科大。其实最近几年已经出现这种苗头,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思潮——实用论思潮。
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送进名校,就已经是成功了。但实际上,孩子的成长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适合才是最好的。
祝愿清华北大这样代表中国最高教育水平的院校越办越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