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显示,浴室里的毛巾、牙刷、剃须刀易滋生致病微生物,共用会显著增加皮肤感染、病毒传播风险,免疫低下者尤其应当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关注详情。
阅读文摘
许多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能够在浴室的布料、塑料及金属物品表面长期存活,从数小时至数年不等,例如曲霉菌可在布料和塑料上存活超过一个月。
尽管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这一“黄金标准”来精确量化风险,但现有研究提供了明确线索。共用毛巾被证实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一项报告显示,共用毛巾的美式足球队员感染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能性是其他队员的八倍,该细菌可能引发从脓疱病到危及生命的感染性休克等疾病。
另一项家庭研究也发现,共用毛巾大大增加了葡萄球菌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播风险。即使洗澡和用肥皂清洗能减少皮肤微生物,但无法完全清除,且浴室温暖潮湿的环境反而助长其滋生。接触这些病原体,即便未立即致病,也可能增加日后感染耐药菌的风险。
牙刷和剃须刀等硬质物品也是病原体的温床。研究表明,牙刷可能被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乃至可在塑料上存活2-6天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污染。共用牙刷可能传播丙型肝炎等血源性病毒及HSV-1。
剃须刀因易造成皮肤微小损伤,共用时传播人乳头瘤病毒(导致疣)和血源性病毒的风险更高。特定人群感染风险更大,包括皮肤有伤口者,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婴儿、老年人、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
虽然与亲密伴侣共用的总体风险较低,且频繁接触会共享微生物,但为安全起见,养成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物品的习惯是最佳预防策略。
![]()
关注我们,获取生物医学前沿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