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4751字,分为上篇(聚焦宗馥莉辞职原因分析)和下篇(聚焦汽车领域的继承者们——吉利的李星星、长城的魏紫涵、赛力斯的张正萍等),正常阅读时间需要25分钟,感谢耐心读完。
10月10日,一则消息在中国商界引起震动: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民企二代”代表,在接班仅仅一年半后选择了放手。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职务,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交接挫折,更成为中国民企传承困境的缩影。当“企二代”的命运在饮料行业掀起波澜,汽车领域的继承者们——吉利的李星星、长城的魏紫涵、赛力斯的张正萍,同样站在父辈光环与自我证明的十字路口。他们的突围之路,或许将重新定义传统制造业的交接班逻辑。
◆上篇◆
宗馥莉在娃哈哈的谢幕,远非一堂简单的接班失败课,而是一面映照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复杂性的多棱镜。其叔父宗泽后的感慨——“娃哈哈不是宗家的”,道出了这场变革中产权制度、家族情感与商业理性的深层纠葛。
![]()
对于与宗馥莉面临相似困境的“企二代”而言,其启示或许在于:在接过权杖之前,需先读懂企业股权结构这本“教科书”,并以足够的智慧与耐心,在改革与守成、制度与人情、突破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
同时,数据显示,中国有高达60%的家族企业未能成功传承,这也提醒第一代创业者,传承规划应优于交接班仪式。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甚至考虑引入职业经理人等方式,方能为企业铺设一条更平稳的过渡轨道。
辞任并非宗馥莉商业故事的终章。她已决意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这标志着一段崭新创业征程的开始。这步棋,既是对其独立商业判断力的实战检验,也为其未来与娃哈哈主体探索某种形式的竞合关系埋下了伏笔。
宗馥莉的“放手”,对娃哈哈而言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倒逼其构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契机。企业的生命力,终须根植于明晰的产权、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开放的人才体系,而非系于某一位领袖或家族。这既是娃哈哈的必答题,也是所有志在长远的中国民营企业共同的课题。
01 辞职背后:多方角力的必然结果
宗馥莉的辞职,看似突然,实则是多方力量角力的必然结局。从表面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变动,但其背后却折射出民营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深层次困境。
![]()
娃哈哈的股权结构,成为宗馥莉难以逾越的屏障。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这一“三足鼎立”的格局,使得宗馥莉虽继承其父在集团的全部股权,却难以单独推动重大决策。商标使用权成为这场博弈的直接导火索。据报道,宗馥莉此次辞职,与商标使用“不合规”有关。
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同意,而国资方对品牌授权的不确定性迫使宗馥莉不得不另起炉灶。
02 改革与阻力:未能平衡的利害关系
宗馥莉在执掌娃哈哈期间,曾大力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她改革的核心逻辑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
在内部,她劝退或调整了多位此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则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了一些合作多年却未达标或连续经营不善的经销商。这些改革措施本意是为老牌企业注入新活力,却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强烈反弹。
宗庆后时代,娃哈哈运转的根基是宗庆后的个人威望、一批对宗庆后马首是瞻的老将老兵、以及一套基于人情世故存续的制度。而宗馥莉的改革,无疑触动了这套传统体系的神经。
![]()
改革步伐过于急促,未能平衡好各方利益,成为宗馥莉领导风格的一大特点。她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同时推动如此多项改革,足以让一台运转几十年的“老机器”出现阵痛噪音。
03 家族内斗:难以摆脱的阴影
复杂的家族内部矛盾,是宗馥莉面临的另一重困境。在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宗庆后与杜建英所生的三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和宗馥莉,就21亿美元离岸信托的归属爆发矛盾。
![]()
2025年8月,中国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该资产,禁止宗馥莉转移或抵押,并要求其披露资金流向”。在此判罚后,宗馥莉方继续进行抗辩,但在9月26日,香港高院进一步驳回其上诉,维持冻结令。
坏消息不止一个。据悉,“非婚生集团”成员此前还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4% 的股权。宗馥莉对此通过遗嘱公证继承了该部分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但这一纠纷的审理尚未彻底终结。
04 新品牌“娃小宗”:放手后的出路与挑战
辞职后的宗馥莉,并未离开饮料行业。她已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这一名字具有强烈符号意义:“娃”延续国民品牌的情感联结,“小”传递新生代焕新之意,而“宗”则直指宗姓血脉与继承正统。
![]()
事实上,宗馥莉为“娃小宗”设定了30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相当于娃哈哈当前营收规模的近八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但宗馥莉有着自己的底气——她核心班底“宏胜系”。
公开资料显示,宏胜系被称为“克隆版娃哈哈”,不仅承接娃哈哈三分之一的产品生产,包括多个高利润产品线,更掌握了饮料制造的核心产能。然而,“娃小宗”的推进面临多重挑战。
市场接受度上,超过七成消费者认为“娃小宗”名称拗口且有“山寨感”,情感上难以替代“娃哈哈”。
经销商层面阻力更大,99%的经销商因老库存周转需53天、新品牌推广成本高、净利率仅2%-3%,明确拒绝合作。
05 代际传承的启示:民营企业的共同课题
宗馥莉的辞职,不仅仅是娃哈哈一家企业的事件,更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普遍性难题。
在股权结构上,宗庆后生前未完成股权集中,导致遗产纠纷与管理混乱。对比美的集团何享健通过“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实现平稳过渡,娃哈哈的股权分散模式成为致命伤。品牌文化惯性也是重要制约因素。老员工对“家文化”的依赖与新生代管理者的制度化改革形成冲突。
宗馥莉试图用绩效导向替代“终身雇佣”,但45岁以上员工占比37%的现实使其改革举步维艰。代际战略断层同样值得关注。宗庆后时代的联销体模式在渠道扁平化浪潮中失效,而宗馥莉的线上转型与新品牌拓展尚未形成有效替代。2025年娃哈哈线上销售额占比不足5%,远低于农夫山泉的18%。
结语
回望宗馥莉在娃哈哈的短暂掌舵时期,她曾在内部大力推进包括高管轮岗、精简部门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对外,则关停了一些效率不高的工厂并终止了部分合作多年的经销商权益。这些改革或许方向并没有错,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同时推动如此多项改革,足以让一台运转几十年的“老机器”出现阵痛噪音。宗馥莉的放手,标志着娃哈哈这家国民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而言,这一案例也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课题。
◆下篇◆
宗馥莉的放手,不是终点,而是民企传承命题的新起点。她的经历浓缩了“二代”接班者的典型困境:业绩增长却被迫离场,锐意改革却触动利益,身处股权罗网而举步维艰。
再看在汽车行业,李星星通过跨界投资布局新能源产业链,魏紫涵以数字化尝试激活传统品牌——他们的探索或许正在回答:接班绝非简单的冠冕继承,而是一场关于权力、创新与平衡的极限考验。
01 娃哈哈风波:一场典型的传承冲突
宗馥莉的辞职,表面上是因商标使用“不合规”,实则揭示了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深层矛盾。据报道,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而“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此前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并销售娃哈哈产品,但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
复杂的股权结构让这一矛盾更加激化。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娃哈哈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格局: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这种困境并非个例。
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姜峰指出:“制造业的代际传承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一场涉及战略重构、组织进化、技术迭代与价值观重塑的系统工程。”
02 车二代登场:民企接班潮来临
在中国汽车行业,一场大规模的代际交接正在悄然进行。吉利系的李星星,作为李书福之子,早已在吉利集团内部历练多年。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历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
2022年,李星星更是一举成为ST澄星的实控人和董事长,展现出跨越汽车行业的投资布局能力。长城系的魏紫涵则以另一种方式走向前台。这位90后是魏建军之女,拥有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和法学学士学位,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与商业硕士学位。
![]()
2022年,她以“董事长助理”身份进入公司核心层。长城近年高管团队年轻化的调整,被视为魏建军为女儿铺路的关键信号。赛力斯的张正萍则已成长为家族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人物。这位张兴海之子,2016年前后领父命远赴美国硅谷搞研发,在那里成立了SF Motors,也就是后来的赛力斯。
![]()
2023年5月,他成为了集团总裁,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03 挑战重重:二代接班的共同难题
这些车二代们尽管拥有优越的教育背景和父辈积累的资源,却面临着相似的挑战。父辈光环的巨大阴影是首要压力。李星星、魏紫涵等人无一例外地被与他们的父亲比较,而这些父辈都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标志性人物。
和君咨询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厂二代”明确拒绝接班,剩下的多数处于摇摆状态,只有一小部分愿意接棒。制造业“7×24待命制”与Z世代“工作生活平衡”诉求,产生极大的落差。行业变革的严峻挑战是另一大压力。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燃油到新能源、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化的深度变革,竞争格局日益复杂。
天齐锂业的蒋安琪在2024年4月接任董事长后,尽管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扭亏为盈,但营收仍然下滑了24.71%。代际认知的鸿沟同样不容忽视。和君咨询的姜峰分析:“大部分‘厂二代’拥有海外学习经历,其现代化理念与父辈经验主义形成剧烈冲突。”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两代人在决策、市场定位、产品研发等方面经常出现分歧。
04 突破之道:传承中的创新路径
面对这些挑战,成功的车二代正在探索多种突破路径。独立开辟新业务是常见选择。就像宗馥莉选择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一样,车二代们也试图在父辈主业之外开辟新天地。李星星通过收购ST澄星,控制了这家拥有磷矿资源的上市公司,展现出独立于父亲事业的投资眼光。借助外部智囊与专业团队同样关键。
和君咨询建议,企业可以引入外部实战专家及咨询顾问,以行业经验及标杆案例,用先进经验及数据破除经验主义认知壁垒。在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中,张正萍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显示出他对外部合作资源的整合能力。
从小处切入,建立成功样板也是稳妥之法。专业机构建议辅助二代主导成立独立创新单元,聚焦智能生产、柔性供应链、新品牌或者新业务研发等方向,以小切口开始实验。
魏紫涵在长城期间,据称曾对哈弗、魏派、欧拉前几年新车的命名提出建议,虽然有些命名引发了争议,但成功吸引了年轻人注意,让长城短期销量有所提升。
05 未来展望:传承之路走向何方
随着更多民营企业进入代际交接的关键时期,企业传承的模式和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女性接班人的崛起值得关注。在新能源领域,近两年出现了多位女二代接班的现象。天齐锂业的蒋安琪、通威股份的刘舒琪、天合光能的高海纯,这些女性接班人正展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
![]()
图:天齐锂业董事长 蒋安琪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年来女力崛起、价值观转变,许多男丁不愿接的班,女性却跃跃欲试。从“制造思维”到“产业生态思维”的转变将成为关键。和君咨询认为,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交接棒,而是传统制造业的一场重生仪式。
在这场没有退路的转型中,唯有完成“制造思维”到“产业生态思维”的升维,才能最终实现“老树新枝”的生态化转型。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共治可能是未来方向。有专家建议,经营者部署接班时,应观察后代亲属找出最富家族责任感的人重点培养。
交班时也须明确退位,留给接班者良好经营环境,同时,仍要考虑使用专业经理人。
结语
回到汽车行业,李星星在领克的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亮相时,魏紫涵以“董事长助理”身份参与公司决策时,张正萍推动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时,他们都面临着同样的考验: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企业传承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交接仪式,而是一次艰苦的二次创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