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10期内容
晚上,我和女儿在公园里运动,先跳绳,再围着公园跑两圈。虽然累得气喘吁吁,热得大汗淋漓,却感觉通透、舒畅,心情也因体内多巴胺的升高而倍感愉悦。然后,我们迎着清爽的晚风,一边聊天一边散步。
走着走着,女儿突然跟我比高:“妈妈别动,看看现在我到你哪儿了?”
我收住脚步,面向她。女儿把手掌横在自己头顶,然后缓缓地平行移到我脸上,不禁兴奋地喊:“哎呀,妈妈,我都到你眉毛上面了。”
我假装难过:“那明年我就成咱家最矮的人了。”
女儿立刻安慰我:“没事的妈妈,咱家的小蓝鸟不会长过你的。”
我一下子被逗乐了。
![]()
说起来,我和女儿一起运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之前女儿身体有些瘦弱,三天两头患感冒,胃口也不太好。于是,我便萌生了每天晚上带着她一起运动的念头。
我们的运动以跳绳、跑步为主,辅以之后的开心散步。不过,开始并不似想象中的顺利,我们最初约定一次跳绳200个,她跳下来却特别费力,有时跳着跳着就瘫蹲在地上了。跑步也是如此,刚跑一圈就体力不支,最后连跑带走地撑下来还会闹情绪。
每当遇到她不想坚持的时候,我就讲故事鼓励她。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告诉他的学生们,要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甩手臂,先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动作很简单,但要求每天重复做300下。学生们都觉着,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于是满口答应。一个月后,当苏格拉底问有哪些同学每天坚持甩手臂300下了?全班有90%的同学举起了手。再过一个月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举手的学生剩了80%。一年之后,当他再次问大家时,结果很多人面面相觑,甚至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最后仅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柏拉图,日后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我鼓励女儿,同时也是鼓励自己:“我们要做那个一直坚持甩手臂的人。”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除非特殊情况,我们都没有落下过运动,哪怕刮风下雨都会打着伞出去走一走。当坚持成为了一种习惯,运动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后来我们发现,运动这件事已不再是被动坚持了。每天吃过晚饭,女儿就迫不及待催促我:“妈妈,咱们出去运动吧。”
![]()
当然,运动也给予了我们丰厚的回赠。坚持运动一年后,女儿已经能一口气跳绳200个,每分钟170个左右了。跑步也由原来10分钟一圈,到现在5分钟就能跑完,而且不会累到气喘吁吁了。她的个头也在这一年里蹿了一大截,体质明显比之前强壮了许多。我终于体会到伏尔泰所言“生命在于运动”的不虚,它真的能给人注入更加旺盛和蓬勃的生命力。
现在,我愈发珍惜跟女儿这个运动搭子在一起的时光,有时还会半开玩笑地跟她说:“以后你长大了,如果去外地上了大学,就没人陪我一起运动喽。”
原标题《我的运动搭子》
作者: 胡运玲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