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号,中国商务部发了个2025年第61号公告,公告里明明白白写着,要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全面出口管制,11月8号就正式生效。
这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跟着震动,美国那边一开始反应特别激烈,可没几天态度就软了,说不想跟中国打贸易战。
![]()
这事儿看着是稀土价格和出口的事儿,其实背后藏着中美在战略资源上的大博弈,今天就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中方划下稀土红线:不是普通商品,是国家安全牌
咱们常说稀土是“工业维生素”,其实往细了说,电子设备、军工产品、新能源汽车,甚至航空航天领域,没它根本玩不转。
尤其是现在火得不行的半导体、AI这些前沿科技,少了稀土就像炒菜没放盐,压根没那核心劲儿。
![]()
中国在稀土这事儿上的地位,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稀土产量占了全球六成以上,其中中重稀土更夸张,九成都是咱们这儿出的。
到了2024年,新能源领域用的稀土又多了不少,差不多占了全球需求的四成,你说这供应链里的核心位置,谁能轻易替代?
这次中方搞的稀土管制,不少人说是“史上最严”,我一开始还不信,后来看了清单才明白这话没夸张。
![]()
首先,钬、铒、铥这些中重稀土元素全被列进了管制清单,更绝的是,哪怕产品不在中国生产,只要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或者里面含的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都得拿到中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行。
这招儿可不是针对某一家企业,而是把全球用中国稀土的链条都管了起来,还有个特别关键的条款,必须跟大家提一嘴。
要是想给军事用户供货,或者对方是“不可靠实体清单”里的企业及其子公司,那稀土出口申请基本就“原则上不予许可”。
![]()
这明摆着是针对美国军工复合体啊!你想,美国的F-35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卫星通信设备,哪样离得开稀土做的永磁材料?没了这东西,那些高端武器就算有设计图,也造不出来。
中方这立场一点不意外,稀土从来不是普通商品,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之前美国老在芯片、光刻机这些领域卡咱们脖子,现在中方用稀土反制,就是明确告诉对方:核心利益绝不能让。
而且这管制也不是凭空来的,《出口管制法》里早就有关于战略资源管控的条款,合法合规,没毛病可挑。
![]()
美方态度大转弯:从放狠话到求对话,难掩供应链焦虑
中方这管制公告一出来,美国政坛立马炸了锅,特朗普先是在“真相”社交平台上连着发了好几条内容,措辞特别激烈。
一会儿说中方行为“极其敌对”,一会儿说“闻所未闻”,甚至还扯到“道德上的耻辱”,说美国“绝不该成为中国的俘虏”。
紧接着他就放了狠话:从11月1号起,美国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还得对EDA设计工具、AI训练平台、无人系统控制软件这些关键软件实施全面出口管制。
![]()
那架势,看着像是要跟中国彻底撕破脸,本来我还以为这事儿得闹挺大,结果没几天就变了味儿。
10月12号,美国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一起开了场记者会,话风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他们说“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全面脱钩,也不希望爆发贸易战”,还说“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这转变也太明显了。
![]()
一边是“全面开战”的硬气,一边是“想对话”的软化,任谁看了都得琢磨:美国这是咋了?
其实答案也简单,美国商会当时就说了大实话:“过度关税会扰乱全球产业链,损害美国企业竞争力,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这话戳中了要害,真加了100%关税,美国国内物价肯定得涨,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企业也得跟着受损失。
更重要的是,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根本撑不住,2015年的时候,美国本土的Molycorp公司破产了,从那以后,美国的稀土分离与提纯能力基本就废了。
![]()
到2024年,美国本土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才占全球2%,几乎全靠从中国进口,你说他嘴上硬气,可真要是断了稀土供应,自己的军工和科技产业不得歇菜?这焦虑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美方改口根源:三大困境绕不开,中方底气藏实力
美国为啥突然改口?说白了,是三个现实困境绕不过去,硬撑下去只会更难受,第一个困境就是稀土“卡脖子”的痛。
五角大楼2025年的报告里写得很清楚,美国军工企业需要的重稀土元素,90%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
![]()
就拿F-35战斗机来说,一架飞机就得用差不多400公斤稀土永磁材料,美国也想过自己建产业链,可技术不是一天两天能突破的,专家说最少得5到8年才能有点起色。
2025年的时候,美国本土提炼的稀土也就够自己用15%,这哪儿够啊?就算从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稀土矿,只要用了中国的提炼技术,还是得要中国的许可。
如此看来,这供应链的命门,其实攥在中方手里。
第二个困境是关税“反噬”自己,2025年10月美国的CPI数据还在3.2%,通胀压力根本没彻底下去。
![]()
要是真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品这些老百姓常买的东西,价格肯定得往上跳。
更别说苹果、特斯拉、英特尔这些美国大企业,他们的产品里都用了中国稀土,成本一涨,要么自己扛着少赚钱,要么涨价让消费者买单。
不管哪种,对美国企业都不是好事,还可能影响制造业复苏,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第三个困境是盟友“离心”,中国稀土管制影响的不只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这些美国的盟友,也特别依赖中国稀土。
![]()
欧盟2025年进口的稀土里,65%都来自中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也公开说,“稳定的稀土供应对全球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各方应克制使用出口管制作为政治工具”。
美国想让盟友跟自己一起施压,可人家也有自己的利益,谁愿意跟自己的供应链过不去?这么一来,美国想孤立中国,怕是没那么容易。
反观中方,能这么硬气,也是有实打实的底气在,首先是产业整合得好,中国稀土集团2024年的产能占了全国七成,从开采、提炼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都建起来了。
![]()
2025年稀土回收利用率还达到了35%,不用再完全依赖新矿开采,其次是有法律撑腰,除了《出口管制法》,《反外国制裁法》也为反制提供了明确依据,一套“防御—反制”的系统机制早就搭好了。
最后是技术突破了,2025年高端磁材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5%,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现在有消息说,中美正通过“巴黎渠道”秘密沟通,想搞个“关键矿产与高科技产品有限交换机制”,中方在保障民用稀土供应的前提下,逐步放宽部分管制,美国则承诺在EDA软件、AI芯片等领域给予中国一定许可空间。
![]()
本来想这或许是个缓和的机会,但后来发现,这事儿能不能成,关键还看美国愿不愿意放弃“零和思维”。
要是他还想既不解除芯片禁令,又要求中国全面放开稀土,那谈判肯定谈不拢,中方早就划了红线:军用稀土,寸步不让,民用合作,可谈可控。
追根溯源,此次稀土之争,表象为资源领域的激烈博弈,其本质却是规则制定权的角逐、科技实力的较量,更是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关键之争。
中方上调稀土价格、收紧出口,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经济反制,更是一次战略宣示: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不再被动挨打,而是能主动塑造规则。
![]()
美方要是真不想打贸易战,就得放下霸权执念,回归平等对话,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卡脖子”终将反噬自己,“脱钩断链”只会两败俱伤。
中方那句“不惹事、不怕事,不妥协、不退让”,不是说说而已,2025年的这场稀土博弈,已经告诉世界:谁掌握了关键资源,谁就握住了未来科技的钥匙,而中国的态度,从来都清晰明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