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婚潮”的风,竟然已经吹到了中老年人群之中了?
2025年6月,这样一组词条冲上热搜:“85岁妻子没上进心,93岁大爷起诉离婚”。
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蔡先生到荆州江陵法院起诉,要和自己相伴多年的妻子姚女士离婚。
![]()
而起诉离婚的原因也是令人非常摸不着头脑——因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没有上进心?
在起诉状中,蔡先生表示:“在结婚之后他发现自己和妻子性格差异很大,双方根本无法磨合;”
“且妻子不上进、没有家庭责任感,他得不到妻子半点照顾,所以才失去了继续生活的信心。”
据了解,两个人并不是彼此的原配,而是在2009年结婚的半路夫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身体健康大不如前,且无法彼此照顾,这才感情渐淡,长期分居后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
说好听些叫做“妻子没有上进心”,若是说白了,就是“老婆不能照顾我,趁早一脚蹬了”。
人到晚年,金钱、物质、地位、儿女——一切都重要,最不重要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感情。
现在有一种悲惨的婚姻叫作晚年离婚,它们似乎大多标志着“人生滑坡”、“孤寂晚年”。
因为如果真的有无法忍受的冲突的和矛盾,早在年轻时就会分开;而像这样到了晚年才离婚的夫妻,无外乎两种原因。
第一,多年来累计的微小问题变成再也无法遮掩的缺口,婚姻没有了孩子和爱作为润滑剂,分崩离析的那一刻谁在乎是年轻还是年老?
第二,伴侣已经全然失去价值,甚至还在浪费资源,与继续生活相比,离婚显然更有性价比。
![]()
即使再婚,也很少能够建立起情感基础,全都是以“算计”和“利益”为基底。
这样的婚姻,也只能代表着一个悲惨的结局,而不会是所谓的“迟到的真爱”。
![]()
死亡焦虑
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晚年离婚的来访者白森先生(化名),今年62岁。
与其他在婚姻家庭中充斥着大小矛盾的晚年离婚者不同,白先生的婚姻可以称得上是幸福、平静;
他一生勤恳工作、照顾家庭,几乎没和自己的妻子红过脸。
![]()
就在临近退休的时候,他想和妻子盘点一下多年来的存款,好提前为退休生活做打算。
没想到妻子死活不同意他看存款,最后闹到亲戚、子女全都知道了,妻子这才支支吾吾说出真相;
两个人几十年的工资、存款,一部分被妻子偷偷给了娘家兄弟,另一部分拿去做了什么“理财”,投入了将近40万元,相当于全部打了水漂。
本来可以安享的晚年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离婚去过独身生活,更是加剧了这样的焦虑和恐惧。
因为当个体进入老年阶段,“死亡焦虑”就成为了潜意识中的核心情绪;
也即个体对于自身或者他人终将面临死亡而产生的恐惧、不安、纠结等等复杂心态。
![]()
这样的死亡焦虑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消解性,有人用金钱对冲焦虑,有人用情感覆盖恐惧;
有人用宗教信仰获得来生的希望,还有人通过毕生的成就升华死亡。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假如不能够从婚姻中获取支持,晚年离婚所带来的余生不可控的恐惧,就会成为老年人失去心理状态平衡的元凶。
![]()
权力博弈的失衡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长期婚姻之中都存在一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权力博弈”,例如经济支配权力、决策主导、角色分工等等。
这样的权力博弈会在婚姻中因为一些润滑剂(孩子、父母、维持面子等)而保持一定的平衡。
进入老年阶段,一旦角色产生变化,出现了资源获取的断崖式上升或下降、身体健康的变化或者子女独立外出等等情况;
权力博弈就会被摆在台面上。
![]()
例如,当一个妻子常年因为高收入高保持着家庭内部的话语权,她在退休之后失去了高收入,只能依赖退休金生活;
而丈夫却通过兼职或子女支持获得了更多经济自主权,那么“妻子主导”的权力结构就会被打破。
原本的低权力者不仅要求高权力,还要弥补过去的缺口;
而原本的高权力者会产生落差感和怨恨,因而演化出不可调和的分歧,最终走上晚年离婚这条道路。
这样的权力博弈所带来的后果——离婚,本质上其实是对于人生控制权的一种争夺。离婚虽然不能代表争夺失败,但至少是两败俱伤。
![]()
家庭内部的权力重组无法继续,个体对于“自主权”的最终捍卫没有完成,落差感也还是存在。
这样的离异老人,会比其他群体更难进行晚年的心态调整。
![]()
自我整合的需求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一个老人晚年离婚,大多都预示着悲惨生活的开始。
因为我们默认伴侣会是晚年时子女高飞、身体素质下滑、经济地位下降后的唯一慰藉。
但实际上,有很多老人在年轻时会因为养家、抚育子女等等原因压抑个人的追求和爱好。
老年之后经济压力减轻,空闲时间增多,这正是我们进行“自我整合”的最好时机。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
老年期的核心任务是“整合vs绝望”,回顾一生时,老人应该感觉到有意义,而非陷入后悔和痛苦之中。
不论离婚与否,我们的人生到了后半程,总有太多的牺牲和太多的遗憾没有完成;
这样“未完成的自我”才应该是晚年生涯最强烈的心理需求和最重要的任务。
也正因如此,离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转折点——有人转向孤独寂寞,有人却将其视为重构自我完整性的最后机会。
多提问自己:“我是谁?”“我当下为什么而活?”“我的人生是否还有遗憾?”“我的遗憾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弥补?”
与共同生活多年、相濡以沫的伴侣分离,这固然是一种创伤;
然而若是将其视为新生活的开始,那么不管你今年是六十岁、七十岁、还是八十岁,脚下站立的位置,都只是跑道的起点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