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陈培闯 通讯员 范楠 李建彬 延津融媒
这两天,河南新乡延津县的60万亩花生逐渐进入成熟收获期。虽然下了半个多月的连阴雨,但当地上沙下粘的“蒙金土”透气性好,收割机照样能进地作业。不过麻烦的是,已经从地里刨出来的整株花生,遇上高温高湿的天气,果荚特别容易发芽。
根据天气预报,10月11日晚上有一场中雨。
“这个墩不能大了,一旦大了,这个芯里边,它容易晒不透,还容易发霉。”延津县花生协会会长胡成根又赶紧来到花生种植区,在他的建议下,种植户胡生霞一家正在地里忙着,把花生秧倒放起来,让花生果朝上,这样既能脱离潮湿的地面,又能通风透气。
“因为今天有一场雨,他如果挨着地摆的话,地面太湿,花生容易变质,他现在倒着放,通风透气,雨都沉到下边,对花生的品质更有保障。”胡成根介绍说。
在种粮大户胡生东的20多亩花生田里,已经通风晾晒好的花生秧,抢在降雨前完成了花生摘果。但没有找到场地的他,打算在地里完成晾晒。
得知情况的胡成根,立即赶到了他家花生田,“就是我前两天在群里发的,就是弄个高点三角棚。”
为了能保住这快到手的收成,胡成根之前特意到周边县市取经,学来了简易晾晒棚的搭建方法。这次,他还临时找来了人手,带着竹竿、绳子等工具,帮胡生东在地里搭棚子。
“这边一顶,那边一顶,当中也顶起来,把篷布往上一搭,就齐了。”胡成根做起指挥。
“棚这样中不中?”看着几根竹子,胡生东有些担心。
“中间支不住的话,就加固,这个棍有点细。”看出了胡生东的担忧,大伙儿决定在底部再加装两根支柱,做成三角形的支架。“架子搭成这种三角形的,是一个固定加强的作用,这样不容易来回摇摆,起点小风啥的,它能稍微有点抵抗力。”
忙活了1个多小时,天渐渐黑了,风也凉了下来。忙碌的几个人,终于搭好一个6米宽、20米长的晾晒棚。
“油布纸下边一直是通风的。这个棚是南北通透,作用是加速空气循环流通,花生不容易发霉发热变质,”胡成根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水分,直接贴着花生盖遮雨布,很容易发热,一发热就变成捂,影响花生品质。
胡成根从事花生收购生意已经有20多年,家里有花生脱壳、花生米分筛等粗加工设备,还有专门的场地。今年,延津县成立了花生协会后,他被推选为会长。面对持续阴雨天气,他还主动敞开自家场地的大门,让农户们来晾花生。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多往田间地头跑几趟,多跟农户唠几句家常,就能及时摸清他们抢收遇到的难处,也能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技能用在刀刃上,帮大家抢农时、省力气、减负担,”胡成根说,“我也借着咱们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把农户们‘单打独斗’的农忙,变成党员带头、大家抱团取暖,既能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落到助农增收的实招上,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编辑:陈培闯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