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扣扣这事儿,搁在陕西汉中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那可真是村里人几辈子都绕不开的话题。1996年夏天,村子还穷得叮当响,地里收成勉强够吃,张扣扣他妈汪秀萍跟邻居王家闹了点矛盾,本来是小事儿,宅基地边界争了争,谁知道越闹越大。8月27号那天,汪秀萍跟王富军撞上,两人从吵架直接动手,王正军这小子当时才17岁,抄起根木棍就往汪秀萍头上招呼,几下子就把人打倒了。
![]()
汪秀萍当晚就没了气儿,张扣扣才13岁,就这么眼瞅着自家妈没了,家里一下子就塌了天。警方很快就介入了,调查下来认定是故意伤害致死,王正军因为年纪小,又认罪态度好,加上法院觉得汪秀萍也有责任,就判了他7年有期徒刑。那时候的赔偿是9639块多点,王家给了1500块,剩下的到现在也没影儿。张家穷得连办丧事都费劲,张福如一个人拉扯两个闺女和儿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
这恩怨的根儿,其实得从更早说起。90年代初,王坪村有个稻米加工厂,是村集体的,收入还行,能让承包户多赚点。张福如想接手,凑钱找村委会谈,王自新家也盯上了。王自新家兄弟仨,王富军还是村干部,有点门路,王家仗着人多势众,死活不让张家插手。村委会调停,定了个轮流干的规矩,王家先一年,张家后一年。可第二年轮到张家,王家赖着不交,通过王富军改了合同,硬是续了自家。张福如气不过,上门理论,结果被王家兄弟围着揍了一顿,鼻青脸肿回家。
汪秀萍看不下去,从那以后两家见面就掐,村里人知道这梁子结大发了。汪秀萍那性子直,平时见着王家谁都得怼两句,积怨就这样越攒越多。1996年那场打斗,本来是汪秀萍先吐了王富军一口唾沫,王富军回手推搡,王正军才动棍子。法院后来认定互殴,但张家觉得这判决太轻,王正军坐了几年牢就出来了,2000年还提前释放,回家继续在稻米厂帮忙。王家靠着厂子发了点小财,添了家具,盖了新房,张家却还窝在老屋里,穷得揭不开锅。
![]()
张扣扣从小就记着这仇,妈没了后,他初中都没上完就辍学帮爸干活。1999年毕业,2001年18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去了新疆武警部队,干了两年。军营里训练苦,但他咬牙挺着,2003年退伍回家。张福如拿退伍费给他买了辆三轮车,张扣扣就开始在外头拉货跑运输,风里来雨里去,攒了点钱,但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2017年12月,他彻底回村了,村子变了样,王家更殷实了,王校军当了乡政府副主任,王正军出狱后娶媳妇生娃,王富军一家早几年搬城里去了。王自新七十来岁,退休在家,靠儿子养老。张扣扣在家闲着,爸劝他干点小买卖,他推三阻四,总说没合适项目。其实那时候,他脑子里转的,全是当年妈倒下的那幕。村里人后来回忆,张扣扣回村后,话少,眼神总往王家瞟,春节前买了把刀,谁也没留意。
![]()
2018年2月11号是村里祭祖的日子,王家兄弟去祖坟上香,张扣扣跟在后头,先动手杀了王校军和王正军。办完这俩,他直奔王自新家,把王自新也给结果了。整个过程就几分钟,王家院子乱成一锅粥,但张扣扣没乱来,王自新媳妇杨桂枝当时在家,她没挨手。张扣扣后来交代,说跟她没仇,不动手。杨桂枝是王家唯一一个去张家吊唁的人,1996年汪秀萍下葬那天,她提着点东西,单独来了灵堂,站那儿低头站了会儿,没多话就走了。
张家那时候穷,丧事办得寒酸,杨桂枝这举动,让张福如记在心里。张扣扣小时候也知道这事儿,复仇时他瞄准的就王家男人,王富军运气好,那天去女友家过年,躲过一劫。王校军的车也被张扣扣砸了玻璃,浇了汽油点着了,烧得黑烟直冒。整个案子叫“2·15新集杀人案”,因为2月15号除夕那天干的。
![]()
张扣扣没跑,2月17号大年初二早上7点,他就去南郑公安分局自首了,把刀交上去,全过程交代清楚。警方抓了他,检察院很快就批捕,9月27号正式起诉,故意杀人罪加故意毁坏财物罪。11月16号第一次开庭前,张扣扣还闹着要直播庭审,不然就不说话,法院同意了用文字和图片在微博上同步。
12月25号第二次预审,定下1月8号公审。汉中中级人民法院判得干脆,故意杀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故意毁坏财物4年,合并执行死刑。张扣扣当庭上诉,4月11号陕西高院二审维持原判。最高法复核后,7月6号核准,7月17号执行。张福如执行前一天去探视,隔着玻璃坐了会儿,没多说啥。王家剩下的人,杨桂枝继续过日子,王富军一家在城里安稳。
这案子一出,网上吵翻天,有人觉得张扣扣是为妈报仇,情有可原;有人说法律就是法律,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张家那时候还想翻1996年的旧账,3月30号张福如去南郑法院起诉,要求重审妈的案子,顺带要全额赔偿。法院7月31号驳回,上诉到汉中中院,10月19号又驳了。说白了,旧案生效了,当年没上诉,现在翻不了。张扣扣在看守所见律师尹庆利,律师劝他认罪争取宽大,他倒挺配合,全招了。法院量刑时,考虑了他自首、妈被害的背景,但还是觉得情节特别恶劣,影响大,死刑跑不了。
![]()
搁农村,这事儿不新鲜。村里两家争地争厂,动辄拳脚相加,法院判了,钱不全给,仇就这么搁着。张扣扣这23年,表面上正常人,参军打工娶媳妇,可根儿里的疙瘩解不开。杨桂枝那“不死理由”,说到底就是她没沾手当年事儿,还做了点人情。村主任后来提过,杨桂枝人实诚,平时帮过张家小事儿,或许张扣扣下手时想起了这个。不是啥大恩,但够让他刀子顿住。复仇这路,走到底就是死胡同,张扣扣知道,自首那天他就放下了。执行后,村里安静了,王家低调,张家也散了人。张福如接受采访时,说儿子走得值,至少妈的仇报了。可值不值,外人说不清。
![]()
想想看,农村纠纷为啥总闹这么大?地少人多,一点小利就红眼,调解不力,法院判了钱不给,怨气就积着。张扣扣案子闹大后,上头也重视,汉中那几年推乡村调解室,教人用法律走正道。可说易行难,穷地方,很多人信拳头不信纸。杨桂枝活下来,靠的就是那点“无仇”二字,搁张扣扣眼里,王家男人欠的债,她没份儿。这案子提醒人,仇恨传一代,毁两家,法律得快准狠,钱得给足,不然后患无穷。张扣扣执行那天,村口路灯亮着,日子照过,但疤还在。
![]()
说到底,这事儿接地气,就在咱身边。邻里红眼,酿大祸,教训深。司法得完善,调解得及时,赔偿得落实,不然仇恨像野草,压不住。张扣扣走的那天,结束了恩怨链条,杨桂枝活着的理由,成了案子里唯一亮色。无仇不杀,简单四个字,道尽人情。可惜,代价太大,三条命换一条理,值不值,天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