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柘林镇夹路村,有一位匠人,他手中的刻刀如灵动的画笔,在形态各异的树根上游走,赋予枯木新生命。他,就是邻里眼中名副其实的“根雕匠人”汤志岳。
![]()
没人能想到,今年75岁的汤志岳,五年前还对根雕一无所知。2020年,一段根雕创作视频偶然闯进他的生活:屏幕里,匠人顺着树根纹理下刀,原本干瘪的木料渐渐显露出飞鸟的羽翼、豹子的利爪。“原来烂木头也能成宝贝!”就是这一眼,让汤志岳彻底迷上了这门手艺。
没有专业老师,就把手机里的教程反复看,直到握刀姿势、打磨力度烂熟于心;没有原材料,就从网上精挑细选枯树根,哪怕为一块纹理独特的木料等上十几天也愿意。
![]()
刚开始练习时,手指被刻刀划伤是常事,磨破的砂纸换了一沓又一沓,但汤志岳从没想过放弃,他会对着一块树根琢磨半天,顺着天然的弧度、纹路构思造型。“你看这只豹子,它的眼神、爪子都得顺着树根的纹路来,它才像活的。我喜欢一样东西就要潜心钻研它。”汤志岳介绍道,眼中满是热爱。
![]()
![]()
凭借着一腔真挚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汤志岳的根雕作品逐渐有了模样。他擅长根据树根的天然形态“因材施艺”,粗壮的树根被雕成威风凛凛的豹子,弯曲的枝干化作灵动的鸟儿,就连带有裂痕的木头,也在他的巧手下变成了依山而建的房屋。这些作品没有固定的图纸,全靠他在雕刻过程中不断构思、调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除了根雕,汤志岳还凭借兴趣,摸索着自学玉石雕刻。
![]()
如今,汤志岳的家中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原本普通的树根,在他手中重新拥有了“生命”。邻居们常来他家里参观,有人夸赞他手艺好,也有人向他请教雕刻技巧,他总是热情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根雕不仅让我晚年生活更充实,还能把没用的木头变成艺术品,特别有意义。”谈及未来,汤志岳笑着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刻下去,让更多枯木焕发出新的光彩。
特约通讯员:王晓敏(柘林镇)
编辑:何琪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