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打开一瓶蜂蜜,却发现它冒出了许多细密的气泡,闻起来还有一丝淡淡的酒味甚至酸味?这其实是它正在悄悄发酵变质。
![]()
很多人以为,蜂蜜含糖量极高,浓稠不易腐败,应该不会变质。事实上,虽然蜂蜜确实是糖的过饱和溶液,其高渗透压能有效抑制绝大多数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但有一种的微生物却能在其中安然生存并大量繁殖——它就是耐糖酵母菌。
耐糖酵母菌,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耐受高糖环境的酵母菌。它们广泛存在于花蜜、蜂巢、空气甚至采集工具中。当蜂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耐糖酵母菌,且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们就以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为食,通过无氧发酵的方式,将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随着发酵继续进行,在氧气介入的情况下,酒精还会被进一步氧化为醋酸和水。这就是为什么发酵后的蜂蜜不仅有气泡,还会散发出酒味甚至酸味的原因。与此同时,由于糖分被不断消耗,蜂蜜的浓度下降,原本粘稠的质地逐渐变得稀薄,像水一样,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蜂蜜是否发酵,与它的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成熟蜂蜜的含水量在20%以下,相对不易发酵;而未成熟蜜或掺入了水分的蜂蜜,含水量较高,为耐糖酵母菌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更容易发生发酵。此外,储存温度也至关重要。10℃~15℃是耐糖酵母菌最活跃的温度区间,因此将蜂蜜放在温暖潮湿的厨房或阳光直射处,会大大增加发酵风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蜂蜜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密封容器中无法释放,会导致瓶内压力不断升高,出现“涨瓶”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瓶子爆裂,带来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避免蜂蜜发酵呢?首先,选择成熟度高、含水量低的优质蜂蜜是关键。其次,储存时应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容器,置于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最好存放在10℃以下或25℃以上的环境中,以抑制酵母菌活性。切记不要用沾水的勺子取蜜,以免引入水分和杂菌。
一旦发现蜂蜜严重发酵、发酸或发霉,建议不要再食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