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历了一个暑湿重重的长夏,很多人的脾胃早已疲惫不堪。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本身脾胃就弱,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食欲减退、精力不足等问题。“病在脾,愈在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调理脾胃的黄金时期,为帮助家长们给宝宝有针对性的调理脾胃,下面,首冠A+健康指南为家长们分享四个小妙招。
![]()
①饮食:多吃应季蔬果,忌食生冷、辛辣
饮食是调理肠胃关键的一环,整体上包含“吃什么”和“怎么吃”“吃多少”以及“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多吃应季蔬果、谷类,比如山药、莲藕、南瓜、芋头、莲子、秋梨、枸杞、糯米等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怎么吃”——秋季饮食要清淡,居家尽量采用蒸、煮的烹饪手法,避免油炸或辛辣,“吃多少”——每餐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减少脾胃负担。“什么时候吃”——这主要指三餐要规律,帮助脾胃消化、吸收。
![]()
②睡眠:早睡早起,保证时间、质量
秋天的夜晚来得早,正好给孩子调整作息以自然提示,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脾胃的恢复至关重要。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人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时段,也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家长要引导孩子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进入深度睡眠,以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其次,秋季夜晚越来越凉,注意睡眠时保持合适的温度,尤其是足部、腹部的保暖。
③运动方面:中小幅度、不过度消耗
秋天天气凉爽,正是带娃外出锻炼的好时机。在傍晚或周末,带宝宝出去散步、慢跑或练瑜伽等,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还能增强宝宝体质,不过要注意微微出汗即可,过多的、太过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耗损阳气,家长注意把控好。
![]()
④情绪:保持平稳,不焦不躁
中医讲:“脾主思”,意思是过度的思虑会伤脾。秋季,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秋燥的影响,比如动不动就“emo”了,或表现得躁动不安。这时候,家长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其次,心平心和的和孩子交流,引导其说出情绪产生的原因,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讲故事或做游戏等。(谢小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