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一个韩国旅行团的导游举起一面小小的旗子——不是什么国旗,就那么个带点韩国元素的布条子,队伍的标记,好让游客们不掉队。
这本是旅游景区的寻常一幕,谁知半路杀出个黑衣男子,像发现了什么惊天阴谋似的,一把抓住旗杆,嚷嚷着“不收起来就不让你走”。
导游解释了半天,周围游客目瞪口呆,那男子还自顾自录视频,威胁报警。最终,导游无奈收起旗子走人。
视频一上网,顿时成了“爱国”秀的战场:有人叫好,说是维护主权;更多人摇头,叹这是“表演式爱国”,不光丢人,还砸了张家界的饭碗。
![]()
这事小吗?小得像一枚针,却刺痛了我们对“爱国”二字的认知。
说起这种“爱国”,近年在国内可不算新鲜。它像一股暗流,裹挟着情绪,借着网络的放大镜,变成一场场闹剧。
2024年9月,北京圆明园里,一个叫“亚人”的网红,遇上日本游客的陪同请他让让位,好拍照留念。他不光不让,还一路追着人家嚷嚷:“在圆明园,让中国人给日本人让位?”
视频里,日本游客一脸茫然,翻译客客气气,可这“亚人”像演戏似的,把事闹大,上传网络博流量。
结果呢?舆论反弹,当时外交部次日回应:“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不会针对任何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
他账号也被封,网友直呼这是“爱国流氓”。
圆明园是耻辱的象征没错,但游客拍照又不是入侵,凭什么上升到民族高度?这种“见红点就破防”的心态,哪里是爱国,分明是借历史创伤泄私愤,损的是中国人的形象。
2024年8月,南京街头,一个自称退伍军人的白衣男子拦住一辆车,就因为车里挂了个美国国旗的装饰。他掏出退伍证,嚷着“怀疑你是间谍”,非要人家撕掉。司机不服,两人争执不下,闹到报警。
![]()
事后查明,车主没违法,那男子倒涉嫌扰乱秩序。 退伍军人本该是脊梁,可他这番操作,却像在炫耀“爱国特权”。
国旗装饰违法吗?没有明文规定。更何况,中美关系虽复杂,但人家挂个饰品,就成间谍了?
这不是敏感,是偏执。想想那些车主为避祸,在日系车上贴“车是日本的,心是中国的”标语,荒唐中透着无奈。
还有“战马行动”,2024年1月,一个博主在南京商场看到个装饰图案,非说像日本军旗,发起“反日”号召,煽动网友围攻。
结果央视和军媒齐声批判:这是把爱国当“流量密码”。
博主道歉了,可伤害已成。那图案明明有明显区别,却被他放大成“民族危机”,赚足眼球。
类似的事件,时不时的上演,表面“爱国”,实则暴力泄愤。
这些事串起来看,像一出出精心排练的剧本:主角总爱自封“爱国者”,道具是异国符号,舞台是网络。
![]()
为什么?因为流量。争议越大,点击越多,算法推得越欢。
黑衣男子录视频、“亚人”发帖、退伍军人秀证件、“战马”博主煽动——哪一个不是冲着“英雄光环”去的?
可这“爱国”表演,害的却是国家。
韩国游客是张家界旅游收入很大的一部分, 2024年前三季度韩国客占入境四成,贡献上亿美元收入。 一场小冲突,游客回国添油加醋传开,谁还敢来?怪不得有网友评论“这男子是不是和张家界有仇”,
圆明园的闹剧,让国际游客觉得中国人“排外野蛮”;街头拦车,更像文化自信的缺失——我们强大到见个外国旗子就慌?
说到底,这种“爱国”不是爱,而是伪装的宣泄。它源于历史伤痛,却忽略了时代变迁。全球化时代。
中国游客在海外高举五星红旗,外国人多以好奇回应;每逢国庆时,许多海外华人,欧美日,新马泰街头中国旗飘扬,当地人参与庆祝,没见谁“破防”。
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包容回馈?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泰然处之,不是见异国元素就上纲上线。想想那些为吸引外资、文旅拼尽全力的地方政府,他们巴不得游客多多益善,却被这些“表演者”一搅和,经济受损,国家形象蒙尘。
这不是爱国,是害国。
当然,不能全怪个人。网络生态也是推手,算法偏好极端,媒体有时跟风炒作,教育也需反思:历史教育应教导分辨,而非一味煽情。
更深层,是社会压力的投射——经济不稳、竞争激烈,人们借“爱国”找出口,获“英雄感”。但这出口是假的,伤人伤己。
假如警方对这些扰乱秩序的行为,以寻衅滋事论处;假如平台严控“流量爱国”;假如我们每个人在圈子里说“不”,不盲从、不煽动,那或许能让理性回归。
写到这儿,想问下:爱国,是喊口号、砸东西,还是建好国家,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开放与强大?
小旗子的闹剧,该收场了。让包容成主旋律,真正的爱国,才有力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