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是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此句的每个词组都很重要)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一国居民的总收入减折旧。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服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它与NNP几乎相同,不同是由于数据收集引起的统计误差。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不包括留存收益——公司获得的但没有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在完成它们对政府的义务之后剩下的收入。
GDP(Y)被分成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
Y=C+I+G+NX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购买支出(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支出(进口)。
真实GDP回答了一个假设问题: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确定今年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那么这些物品与服务的价值是多少?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计算时,首先要指定一年作为基年。)
真实GDP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要优于名义GDP。经济学家谈到GDP时,一般是指真实GDP。
名义GDP既反映经济中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又反映这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真实GDP只反映生产的数量。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描述经济中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GDP是经济福利的一个良好衡量指标,因为人们对高收入的偏好大于低收入。但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一个完美指标。例如,GDP不包括闲暇的价值和清洁的环境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