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刚刚结束,一则消息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有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 9 月 12 日递交辞呈,正式辞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及董事等职务,且该决定已通过股东会与董事会表决。
这则人事变动,将民企二代接班的深层困境推到了聚光灯下。也引起了众多企业家的遐想,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接班人问题。
的确,中国首批民营企业家,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迈出创业第一步的。若以当时他们正值二三十岁的青春年华计算,他们正好集体进入60-70岁的年龄区间。
接班人问题,已经摆在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面前。
GE(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就曾在自传中感叹:“选择继任者的工作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是我面临的最困难也最痛苦的选择。”
企业交接班的接力棒,究竟应该传给二代接班人,还是交给职业经理人?
其实这道选择题的背后,看的是一代创始人对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核心观念。
对一代创始人而言,你把公司当成是家族资产需要传承,还是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希望它能继续发展成长?
其实这两种选择都没有错。每一种选择,都有好的方法来实现顺利接班。
第一个,选择家族传承。
子女无法选择父母,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一方面,一代创始人要提前将二代培养成具备职业经理人素养的合格接班人。
另一方面,一代创始人又需要为二代接班人扫清障碍、铺平道路,确保权力交接能够平稳过渡,为接班人创造一个能够顺利施展拳脚的“安全区”。让自己毕生心血铸就的企业,能够在下一代手中继续茁壮成长,而不是在内耗和动荡中走向衰败。
古往今来,大多数二代接班遇到问题,都是因为一代没有将荆棘棍子上的刺弄干净,存在权力归属、资产分配、内部元老利益,家族内部关系纠缠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尽管二代坐在了位置上,却形成了权力的真空地带。
由此可见,一代创始人“扶上马,送一程”至关重要。
第二个,选职业经理人来接管企业。
这一种选择,则考验的是一代创始人选人的眼光。选的这个人既要对这家公司有使命感,有情怀,又要能扛起大梁。而这需要你不断去观察和考验的,但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走冤路,但依旧要不断去寻找最合适的人。
人对了,连空气都是对的。反之,一旦选错了,也可能是企业走下坡路的开始。
微软就是一个例子。
2000年,比尔·盖茨将公司交接给了史蒂夫·鲍尔默。
在此之前,微软在全球科技界可谓如日中天。史蒂夫·鲍尔默接手微软后,太看重Windows的中心地位和Office业务,却错失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先机,导致微软黄金发展期被延误。
从2005年开始,微软首席架构师Ray Ozzie在内部一直推动微软重点转向云计算业务,但鲍尔默却一直没有大力支持,直到2010年微软的Azure云计算才算正式落地。
在鲍尔默执政的14年期间,微软发展迟缓。盖茨意识到了危机,重新挑选了印度裔高管、负责微软云计算业务的萨提亚·纳德拉接班CEO。
萨提亚·纳德拉接任后,微软公司的市值整整上涨了3倍,突破了7000亿美元。2019年9月,云计算业务的快速增长加上股票回购计划和派息推动微软市值再次突破10000亿美元,稳居与苹果公司和亚马逊公司比肩的市值最高的公司之列。
尽管一家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但和直接领导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到对的人。
最后,如何选择接班人,背后看的是一代创始人对企业的观念。不管选择哪一种,都要做好继任者培养计划,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继任者,就没有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