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护士站,50多岁的龚女士将一大捧自己亲手完成的插花作品,送给了该科室主任舒锦,“舒主任,送给您,这盘花叫‘向阳而生’!”
谁能想到,这双手曾在九个月前连水杯都握不住,而市北医院的专家团队通过为其使用一套康复方案后,让她不仅重新拾起插花的爱好,也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
![]()
去年深秋,龚女士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打击——突发脑卒中,导致左侧肢体偏瘫。曾经,她靠一双灵活的巧手,创作出无数美丽的插花作品。如今,连握住一个水杯都变得无比困难,翻个身还需他人帮助。她的世界仿佛一夜崩塌。
“康复不仅是让手脚能动,更是让它重新回到热爱的世界。”
当龚女士被转入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后,舒锦看到了龚女士失落的表情,与她促膝谈心。舒锦的一句话让龚女士心里一颤——也许,她还能重返插花台。
随后,舒锦带领团队为龚女士做了全方位评估:功能性检查、偏瘫手功能评定、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这些细致入微的检查,都是为了制定出最适合龚女士的康复方案。此外,舒锦还运用了表面肌电技术,为龚女士的左上肢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她左上肢伸指、握拳的肌电信号仅在10uV左右,且分辨不清。数据冰冷,却成为定制康复方案的钥匙。
在舒锦的安排下,龚女士开始接受了一系列先进的康复治疗。其中,手部外骨骼康复装置的使用,为龚女士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副带传感器的“第二皮肤”,能够通过肌电信号捕捉龚女士的动作意图,辅助她的手指完成屈伸动作。
“集中精力,想象捏着一个小皮球,对,就是这种感觉。”
在舒锦的指导下,龚女士逐渐掌握了使用手部外骨骼康复装置的技巧。当龚女士第一次用外骨骼举起水杯时,久违的笑容回来了。
脑机接口训练则进一步打通了龚女士神经与动作的“高速公路”。在训练中,龚女士头戴电极帽,盯着屏幕上自行车运动员的画面,用意念让屏幕上的自行车运动员动起来。舒锦在旁耐心引导:
“就这样,想‘自行车骑得再快点’。”
![]()
通过这种训练,龚女士的大脑神经被有效激活,康复进程随之提速。
“康复之路虽然漫长,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舒锦耐心地鼓励着龚女士,让她重新树立起坚持康复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龚女士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她已经能够用手部外骨骼康复装置辅助完成简单的物体移动,并且可以独立行走在充满阳光的走廊上。
在舒锦和她的团队帮助下,如今的龚女士已经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她再次拿起插花工具,开始创作美丽的插花作品。
![]()
舒锦的匠心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精心治疗上,还体现在她对康复医学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上。作为静安区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舒锦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的发展。医院地处人口密集的彭浦地区,主要承担着辖区周围近60万人的医疗服务。该区域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巨大。医院把康复医学作为学科发展重点之一,引进康复学科人才团队,带动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构建了静安北部地区成系统、有规模的康复医疗体系。
在做强自身的同时,专业的康复团队还定期对社区医生进行康复治疗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如今,在静安北部医联体范围内,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康复服务,重症患者可以转至市北医院进行治疗,轻症患者则可以在社区进行康复,这种模式让居民感到安心和放心。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是集老年病学和康复医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是静安区医学重点学科、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基地。在舒锦的带领下,科室先后被评为“静安区工人先锋号”“静安区青年文明号”“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等。舒锦多次获国家级市级康复医学科技奖、科普比赛奖项、上海市医学会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2025年斩获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比赛一等奖。
近日,舒锦获2025年“静安工匠”称号,这位在康复医学领域深耕多年的知识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匠心和爱心点亮患者康复之路,以其精湛的医术和人性化的关怀,为更多像龚女士一样的患者带来希望。
“荣誉属于团队。只要患者能再握一次笔、再插一束花,所有的坚持都开成了向日葵。”舒锦表示。
记者:罗欣悦
编辑:叶苹
通讯员:喻文龙、魏毅(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