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国宇航员飞上太空的时候,还真带着枪,不是开玩笑,人类在外太空是搞科研、建空间站、做实验的,咋还得配个武器?难不成是防着外星人突袭?
这把枪,既不是用来打人的,也跟宇宙冒险没关系,它是个“保命神器”,关键时刻能救宇航员一命。听上去玄吧?其实这事儿背后,有一段几十年前血的教训,还有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逃生经历。
今天咱就聊聊,为啥这些穿着白衣服、一脸正经的航天员,非得带着一把看着不像科研工具的家伙上天。
![]()
这事还得从苏联那会儿说起。1965年,苏联发射了“上升2号”飞船,那次任务出了个大名堂: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宇航员列昂诺夫飘出舱门,在真空里晃悠了十几分钟,成了全人类的英雄。
可你知道吗,这次光辉任务的背后,差点变成一场葬身荒野的悲剧。飞船返回时定位系统出了毛病,没落在预定草原,而是掉进了西伯利亚北部的原始森林里。
那地方雪厚得能埋人,零下几十度,野狼成群,熊都懒得冬眠。
![]()
两人穿着厚重的航天服,扛着有限的口粮和通讯设备,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整整三天,靠的是啥?就是随身带的一把手枪。他们白天防野兽,晚上点火取暖,最后靠着地面搜救队循着信号找过来才捡回命。
从那以后,苏联航天部门立马改了规定,所有载人飞船返回舱,必须配备应急自卫武器。这把枪,不为打仗,也不为装酷,就是为了在这种极端落点偏差的情况下,让航天员能在等救援的日子里活下去。
这个传统,后来被俄罗斯继承了下来,咱们中国早期载人航天任务也参考了这套安全体系。
![]()
说到咱自家的情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神舟五号杨利伟上天的时候,身上就带了一支特制的手枪。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整个返回搜救流程中的标准配置。飞船再先进,再精准,也不可能百分百保证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那块预设的平坦草原上。
万一碰上气流突变、导航误差或者紧急避险,掉进山沟、湖泊甚至边境地带,那可就麻烦了。航天员刚落地,身体还处在适应重力的过程,头晕眼花、肌肉无力,要是周围再来几只狼或者野猪,光靠喊救命可不管用。
这时候随身携带的武器就成了最后一道防线。当然,这支枪可不是市面上随便买的,它是专门设计的多功能生存枪,俄罗斯造的,咱们也有国产化版本。
![]()
这玩意儿看着不大,功能可非常全面,能打子弹,能放信号弹,还能当斧头使,拆开就是锯子和刀具。一套工具加武器,全塞在一个小包里,轻便又实用。
它不装在腰带上,而是放在返回舱的应急包里,只有真正需要撤离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用。所以你别一听“带枪上天”就脑补出星际枪战,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生存装备,跟登山队员带冰镐、探险者带猎刀一个道理。
![]()
其实不止中俄,美国早期航天任务也有类似做法。
虽然NASA从没公开给宇航员配发过传统意义上的枪械,但他们阿波罗登月舱里备有生存步枪,型号是M16改装版,主要考虑一旦溅落在偏远海域或丛林地带,宇航员得有能力获取食物和防卫自己。
![]()
不过美国后来更多依赖强大的全球搜救网络和精确着陆技术,慢慢就把这类装备取消了。
而咱们和俄罗斯之所以还保留这一项,是因为国土面积太大,有些潜在落区实在偏远,比如东北林区、西北荒漠,救援队伍赶到可能得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
这段时间里,航天员的安全就得靠自己。这也是为啥每次神舟飞船返回,搜救分队都是直升机+地面车辆+医疗人员整装待发,争分夺秒往落点赶:不是不相信装备,而是谁也不敢拿生命去赌万无一失。
![]()
现在你明白了吧,航天员带枪,根本不是为了炫酷,也不是准备应对什么神秘威胁,纯粹是从一次次真实事故中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
航天事业听着高大上,什么火箭推进、轨道计算、生命维持系统,听着全是高科技,可一旦回到地球,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环境。风雪、野兽、低温、孤立无援,这些才是最原始也最致命的挑战。
我们总以为飞上天是最难的,其实平安回来,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这把小小的枪,代表的是一种底线思维,哪怕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意外,我们也得准备好那一万分的努力去应对。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