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当巴基斯坦政府突然宣布重新评估中巴经济走廊协议时,许多曾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的中国人感到心头被刺了一刀。这种感受不像突如其来的暴雨,而像持续渗入缝隙的细雨,慢慢浸透多年来积累的信任与情感。
![]()
说起中国和巴基斯坦,那句老话很多人都熟,比山高比海深,这说法传了多少年了,小时候看电视都这么讲,那个年代,巴基斯坦确实帮了中国大忙,最难的时候国际上就他们站出来,汶川那年地震,直接把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全给了过来,有人说他们自己灾民都没得用,还有也门撤侨那事,巴基斯坦的军舰等着,说中国人不上船他们不走,这些事,大部分中国人心里都有数,觉得巴铁是真铁。
![]()
现在安全这块,老出事,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中巴经济走廊搞起来的时候,巴基斯坦说得好好的,要专门弄个一万五千人守着中国的项目,可今年三月达苏那边,中国工程师就让人袭击了,五个人没了,十月份卡拉奇机场外面又炸,又是中国人遭殃,他们有些媒体还说中国项目影响当地,把责任往外推,巴基斯坦军方拿着中国的军援,转身就暂停了联合演习,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不是一回事。
经济上的合作,听着是挺大,六百二十亿美元的投资,电站公路港口都给修了,巴基斯坦发电能力多了六千兆瓦,可今年年初,他们自己说电力合同要重新审,还欠着中国企业14亿美元电费,反手又查中国钢材反倾销,拿中国的援助没少拿,回头找IMF贷款,又说中巴经济走廊让债务变高了,一套一套的,很多去投资的中国人都觉得,没落着什么好。
![]()
外交上那点事,也是摇摆不定,巴基斯坦军方去了趟美国,回来就把跟中国的联合军演给推了,有些政客还说要平衡中美关系,咱们使馆发个安全提醒,他们那边还有人说中国太小心,会让当地人不舒服,把安全问题当成政治牌来打,中国这边觉得安全是底线,他们那边倒像是在谈条件。
民间那股劲儿也淡了,以前到处说中巴友谊,现在伊斯兰堡街头都有涂鸦让中国人走,网上还有些乱七八糟的谣言,说中国工人怎么怎么的,虽然是一小部分人,但看着心里堵得慌,中国工人在那边因为安全问题不怎么出门,反倒被说成是傲慢,这认知差得太远,友谊都不知道该怎么维持。
![]()
中国这边心里有落差,不光是钱的问题,更多是感情上的,这么多年一直把巴基斯坦当最铁的伙伴,战略上都为他们调整过,巴基斯坦有困难,中国送钱送物,印度那边有压力,中国也帮着顶,没图什么回报,就希望有个基本的尊重,现在巴基斯坦有些人把中国的帮助当成应该的,还拿这个去跟别的大国要价。
这几年地缘政治也复杂了,美国搞了个“印太战略”,巴基斯坦感觉自己位置重要了,想在中国和美国中间玩平衡,一边要中国加大投资,一边又跟美国军方走得近,这种两头都占便宜的想法,短期看是有点用,长期下来,把最根本的信任给磨没了。
![]()
中国老百姓的态度也变了,网上那些“巴铁”的短视频少了很多,大家更关心的是安全新闻,以前张口闭口都是友谊,现在都多了一份小心,这没人组织,都是大家自己心里慢慢变化的,普通人都开始问,巴基斯坦到底还铁不铁,这说明伤害已经造成了。
巴基斯坦自己也挺矛盾,军队用着中国的装备,搞培训又想找美国,政府要中国的钱,又抱怨贸易逆差大,老百姓用上了中国建的基础设施,又怀疑中国的动机,这种分裂的状态,让他们对中国的政策很难有一贯性,外面人看着,就是谁给好处就跟谁亲。
中国现在的做法,也不像以前那样纯靠感情了,更多是把账算清楚,项目审核更严了,安全要求也提得更细,投资也要看回报,这个转变,也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光讲友谊换不来尊重,那就只能用商业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后面会怎么样,全看巴基斯坦自己怎么想,要是能看清大国博弈的局,别总耍些小聪明,中巴关系还有得聊,毕竟中国能给他们带去的大规模基建,长远看比那些短期的政治投机实在得多。
老话说,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中国过去把巴基斯坦放在南亚最重要的位置,这不是白给的,巴基斯坦要是把中国的善意当成软弱,把投资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筹码,那这友谊就真撑不住了,现在就看巴基斯坦能不能拿出点实际行动来,不然“巴铁”这个词,以后就只能活在回忆里了。
过河拆桥这个词,用在国家关系上,有时候也挺形象,一方不断消耗信任,消耗到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冷冰冰的利益计算,中巴现在就站在这条河边,这桥是继续连着,还是拆了,选择权在巴基斯坦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