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是独特的一年,这一年,春晚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一年,已经瘫痪多年告别戏剧的新凤霞,通过春晚,又重新站在了观众眼前。
她和赵丽蓉联手演唱了自己的成名作《刘巧儿》,新凤霞唱腔柔美淡雅,扮相俊美,依稀可以看出当年风采。
可以想象的是,从中风瘫痪,到站上春晚舞台,新凤霞付出了多少汗水,在刚刚中风之初,她也一度抑郁自闭,对于视舞台为生命的新凤霞而言,瘫痪在床,无疑是斩断了她的评剧之路。
![]()
一切的影像,照片甚至镜子,在当时的新凤霞眼中,都成了引爆她怒火的炸弹,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她的丈夫吴祖光,始终鼓励着她,不仅让新凤霞重获新生,甚至还带领她走上了画家、作家这两个新的领域。
在女儿吴霜眼中,新凤霞的一生是圆满的,常州,是吴祖光的故乡,春去百花残,1998年,新凤霞在最爱的人身边离开,连离去也显得格外温柔。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出生于各种戏曲流派云集的天津,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戏曲一行抱有极大的热情,六岁那年,家里送她去学习京剧,她年纪小,肯吃苦,倒也学的有模有样。
后来,天津的评剧大行其道,女演员有了很多露脸的机会,新凤霞又转行去学了评剧,现在我们回想民国时期的名角儿如何风光,其实在当时,梨园弟子是一个艰苦的行当。
![]()
像《霸王别姬》的里面一样,孩子们勤学苦练,挨打挨骂,就为了成为名角儿,背不出来要挨打,背好了也可能挨打,师傅肯教,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无数人在学艺中途放弃,只有寥寥无几的幸运儿才能脱颖而出。
新凤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有韧性,肯吃苦,所谓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为了学戏,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
当时的戏班子还属于下九流的阶层,弟子也好,名角儿也罢,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气,像是吸食大烟,傍身军阀等等,难能可贵的是,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大染缸中,新凤霞始终保持自我,从不同流合污,也许,正是这份纯真,让她成为了后来的评剧皇后。
![]()
她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当发现师傅传授的方法不适合自己之后,新凤霞把自己过去学的京剧唱腔和评剧结合,创造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流派,师傅对此大发雷霆,但哪怕被逐出师门,新凤霞也不曾放弃。
凭借着一股子倔强,新凤霞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年仅十五岁,就挑大梁做主角,成了当时评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新凤霞最广为人知的剧,当属《刘巧儿》,讲的是女性意识觉醒,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一桩真实事件,无独有偶,新凤霞的情感经历,也如同刘巧儿一般。
新凤霞的第一任丈夫是同为戏曲演员的陈世起,一方面是经人介绍,另一方面新凤霞也想借此摆脱外界的骚扰,所以没有经过过多相处,二人便已谈婚论嫁。
![]()
期初,新凤霞还以为自己有了依靠,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陈世起不光是戏拿不出手,更是经常在外边花天酒地,秉承着旧社会观念的新凤霞开始还在忍让,但是更恶劣的事情还在后面。
当陈世起的原配妻子千里迢迢找到新凤霞时,她才幡然醒悟,戏里,她是勇敢热烈的刘巧儿,戏外,她一样是果敢独立的新凤霞。
结婚这些年,新凤霞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评剧事业,凭借着《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经典曲目,新凤霞早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的评剧皇后,甚至有人说“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
她毅然决然的与陈世起办理了离婚,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并没有磨灭新凤霞对爱情的向往。
![]()
只不过此时的新凤霞,对于爱情,多了一份理性,也正是因此,让她遇到了自己此生的挚爱,吴祖光先生。
新凤霞曾经在自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自从吃上唱戏这碗饭后,就常听人说,能交妓子不交戏子”,足见当时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轻蔑,虽然新凤霞已经成为了响当当的评剧皇后,但她的内心深处,依旧有一丝卑微,尤其是在遇见吴祖光的时候。
二人的初次见面,是在1951年的一次文化交流会议中,新凤霞对这位鼎鼎大名戏剧家早有耳闻,甚至让新凤霞名噪一时的《风雪夜归人》也是出自吴祖光笔下。
新凤霞本以为,能写出如此剧本的人应该是一名饱经沧桑的老者,但没想到,吴祖光不仅仅才三十出头,而且模样俊俏,温文尔雅,与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
![]()
新凤霞在后来的回忆中表述,初次见面时,吴祖光穿着深灰色的制服,意气风发,他幽默风趣,常常几句话逗得台下哄堂大笑,他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新凤霞的目光。
后来,新凤霞极力拜托老舍帮忙引荐,老舍心领神会,这对金童玉女,如果能够成就好事,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还记得第一次两人正式见面,客气的握手之后便一时无言,新凤霞又是紧张又是害羞,她手足无措的坐在那里,抬眼望去,吴祖光也是呐呐无言,完全不像他之前的侃侃而谈,还是老舍站出来打圆场,才把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
![]()
打这之后,吴祖光经常跑去听新凤霞的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吴祖光对新凤霞的感情,可是无论新凤霞如何邀请,吴祖光都是只听戏,不与新凤霞交谈。
新凤霞不得不怀疑,吴祖光是否嫌弃自己是戏子出身,身份低微,还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配不上他呢?
吴祖光不仅出身名门,官宦世家,父亲是有名的文物鉴赏专家,自己也十分争气,在书法和戏剧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新凤霞甚至连学都没有上过,大字不识几个,两个人真的会有未来吗?
新凤霞越是怀疑,就越是不敢靠近,看着两人如此相处,作为中间人的老舍也是焦头烂额,他多次暗示吴祖光,但没想到平时善解人意的吴祖光,此时竟然像个石头一般。
![]()
就在新凤霞心灰意冷之际,转机悄然降临,一次杂志采访中,新凤霞明显看出吴祖光对自己身世的疼惜,她心底那一丝微弱的火苗,又重新被点燃。
刘巧儿可以大胆冲破世俗偏见,新凤霞又何尝不是敢爱敢恨呢?她大胆出击,在采访中主动
表明自己的择偶标准,“我想找一名34岁的话剧导演”,几乎算得上明示了。
建国之初,受到传统思维束缚,女追男一事不可谓不大胆,更何况还是在采访中,众目睽睽,新凤霞这一次的大胆示爱,无异于一场豪赌,一旦输了,恐怕后半生都会活在世人的嘲讽中,但好在,她赌赢了。
![]()
她用自己的勇敢与执着,换来了后半生的相濡以沫,吴祖光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标准的模范丈夫,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对新凤霞更是爱护有加,哪怕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从不怨天尤人,恶语相向,依旧能笑对生活。
195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新凤霞和吴祖光不得不分居两地,吴祖光被分配到北大荒,祸不单行的是,新凤霞也正因为开放性肺结核病倒在床。
吴祖光为了照顾新凤霞,不得不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他骑着单车在北京城内外穿梭,每天光是往来于石景山和西单,就要花费长达四个小时的时间。
![]()
根据吴祖光的回忆,当时第一次见到新凤霞就已经怦然心动,但出于自卑,他迟迟没能更进一步,是新凤霞给了他勇气,结婚的那天,他就曾经暗自发誓,一定要承担起丈夫的责任。
而新凤霞,更是值得吴祖光这样的厚爱,她因为丈夫不得不离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舞台。
她曾经温柔而不失坚定地对领导说“王宝钏可以等薛平贵十八载,我可以等吴祖光二十八载”。
![]()
如此平静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二人的情感,那段岁月里,他们互相通信,日子过得平淡且温馨,殊不知一场更大的厄运还在等待着他们。
1975年,48岁的新凤霞因为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左半身严重瘫痪,对于新凤霞这样一个以舞台为生的人而言,这无异于灭顶之灾,安稳的生活还没过上两年,悲剧却专挑苦命人下手。
这一次新凤霞被彻底击垮,她整日以泪洗面,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用她儿子的话来形容就是“那时的新凤霞怨念极重”往日的一切美好,都成了如今巨大的伤疤。
她将自己封闭在房间中,朋友、亲人一律不见,甚至连吴祖光也能避则避,小小的卧室,成为了囚禁新凤霞的牢笼,但这样逼仄的环境,只会让新凤霞愈加自闭。
![]()
吴祖光虽然已经竭力避免新凤霞做出自残的事情,一切危险物品包括梳妆台,都被他搬出门外,但治标不治本,新凤霞此时虽然活着,但形同朽木。
吴祖光又是心疼,又是无奈,他尝试过各种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家中的心理学书籍已经摞的快和人一样高了,直到有一天,吴祖光惊讶的发现,沐浴在阳光下新凤霞会变得格外平静,仿佛所有苦难,都在这一刻消解。
吴祖光天生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同为艺术家的新凤霞也一样,如果说痛苦来自于对自我的过度专注,那么如果将新凤霞的注意转移到更美好的事物上,是否就能抵御这样的痛苦呢?
![]()
更美好的事物,对于吴祖光和新凤霞而言,莫过于书法和绘画了,新凤霞身为齐白石的得意弟子,绘画方面本就颇有造诣,自古书画不分家,吴祖光也是书法写作方面的行家,还有什么比写作和绘画更适合新凤霞的呢?
当吴祖光带着新凤霞一点点沉浸在书画世界中时,看着妻子日渐舒展的眉头,吴祖光在心底长舒了一口气,那个无所畏惧的新凤霞终于回来了。
在新凤霞练习书法和绘画的时候,吴祖光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仅如此,他还时常鼓励新凤霞,因为没有上过学,新凤霞对自己写的文章十分忐忑,她不停地追问,"这样的文字会有人看吗"?
![]()
吴祖光每次都是很有耐心的回应新凤霞,并且巧妙的指出新凤霞文字中的错误,时间长了,他发现新凤霞的文章竟然自成一派,虽然并不华丽,但是通俗易通。
所谓以文见性,新凤霞从来不写那些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她更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所书所写,都是亲身经历,切身体悟,文字朴实如同涓涓细流。
新凤霞出版过多部著作,那部自述《美在天真》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就连叶圣陶也赞不绝口,评价新凤霞为”本色见才华“。
除了写作,在绘画方面,吴祖光也时常赞赏新凤霞,说她不愧为齐白石的亲传弟子,经常是新凤霞作完画,吴祖光为它题字,珠联璧合,一笔一划皆是深情。
![]()
不知不觉中,曾经的苦痛被逐渐淡忘,新凤霞在写作和绘画中找到了新生,当她再次唱响评剧时,那铿锵有力的唱腔,就如同新凤霞本人,从未断绝对生命的热爱。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新凤霞和吴祖光的爱情,虽然不如戏曲演唱的那般惊心动魄,但平淡之中更显真情。
1998年5月,《我叫新凤霞》一书出版,但她却没能等到这一天,4月12日,新凤霞在常州病逝,享年71岁。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中,吴祖光写到“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几时,却希望凤霞能够永归极乐,制止我不再泪洒南天”。
![]()
艾青评价新凤霞“美在天真”,老舍称赞她是共和国美女,她的女儿吴霜说,母亲的美,从内而外,她像一个圣女,来人间传递美好。
新凤霞的一生,就像一株坚韧的野草,任凭风吹雨打,始终顽强生长,从一位民间艺人,到评剧皇后,再到后来的成就,正如吴祖光所言,她是一位“异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