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只说真话的公众号
![]()
题图:AI制作
1
长假第一天。
前一晚睡得并不好,也许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我已经很难睡一个踏实完美的觉。
清晨半梦半醒之间,一个接近70斤的肉团猛得砸在了我的肚子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我的身体顿时折成了一个V字,同时喉咙里喊出了一声啊~~~
我们家这老二,上学时怎么叫都不醒,一到放假就比谁都精神。
精神小伙对着我的耳朵大喊:7点了懒虫!起床!
我的眼睛被扒开,混沌中似乎我的手机被怼到了眼前,屏幕上的锁被打开,肚子上的压力瞬间消失,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但平静了还没过5秒钟,另一个高频的尖叫声又在耳边响起:
去把手机拿回来!管管儿子!他也是你儿子!
咋说呢,我恨苹果,把面容识别做得这么快速干啥?不是都说长假里大家都要过“慢生活”吗。
难过啊,我的能量条在假期第一天早晨就见了底。
更讽刺的是,上班是休息,放假才是真上班。至少在办公室,我能安安静静地喝完一杯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边喝边监督儿子不要尿到马桶外面。
2
长假第二天。
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出趟城。目的地定在乌镇,距离上海不算远,路线简单,申嘉湖高速直达,而且网上口碑不错。
我的内心潜台词是:再差还能差到哪?
计划7点出发,实际8点全家终于坐进车里。还行,只晚了一个小时,和之前相比进步巨大,孩子们长大了,我很欣慰。
一路车祸不断,根本走不快。堵在路上,后排两个孩子又现回了原型,变身幼稚鬼。
之前为了防止她们打架,已经在车里放了三个抱枕。结果俩人硬是盯着一个抢,大打出手。
老婆也很烦,埋怨我为什么不拿两个完全一样的,非要玩什么差异化,简直是主动制造矛盾。
我无话可说,只好麻烦她老人家爬去后排,和姐姐交换下位置,尽量从物理上把两个人隔绝开来。
天气热,我的心更加燥热。
我不知道为什么都10月了,长三角还能有35度,我不知道一个古镇,怎么敢把门票定成150元一个人,梁静茹给的勇气吗?我更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逛的人很多,餐厅里却到处都是空位?算了,不展开。
总之回来的路上我觉得,上班真好,起码通勤路上我还能不受打扰地听完一期《谐星聊天会》。
3
长假第三天。
今天留在上海休整,全家去了共青森林公园野餐。
车里有帐篷,但我不想带。人到中年,生活越简单越好,越不费力越好。搭帐篷,背着露营椅,拉着露营车,看上去确实专业,也很出片,但我却只想躺着。
野餐垫铺好,吃完山姆的牛肉卷,老婆命令我躺下,大庭广众之下,难道她要对我施行女拳?
还好她只是用我的肚子当枕头而已,我放下心来,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腰酸背痛,比在单位里午睡差远了。好歹单位的椅子符合人体工学,还有腰托,更没有脑袋在肚子上碾来碾去。
因为老婆中了消费券,所以晚上去吃了日式烤肉。
排队一小时,饿的头晕眼花,服务员在旁边慢条斯理地烤,老婆卡着消费券的使用限额点,买完单后我肚子还是饿的。
此刻单位的食堂突然显得如此可爱——两荤两素,自由选择,不用排队,重点是,不要钱。
有班上真幸福。
4
长假第X天。
我想回去上班。
心理学家说,现代人的假期充满了“表演性休闲”——我们从不在假期休息,而是在表演“如何度过一个完美的假期”。
朋友圈里必须发九宫格,证明你还是个精致的中产;必须打卡网红地点,证明你跟得上潮流;必须展示家庭和睦,证明你处理关系游刃有余。
所有这些“必须”,构成了假期的压力来源。
更根本的是,假期打破了中年人赖以生存的“秩序”。
上班时,你有明确的日程:几点开会、几点提交报告、几点午休。这套秩序虽然枯燥,但提供了安全感。
放假时,秩序崩塌了。你要随时响应家人的需求,处理突发状况,在不同角色间无缝切换。这种不确定性,比KPI更让人焦虑。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持续的多任务处理会导致大脑过度负荷,产生比专注工作更深的疲劳感。
这就是为什么你陪孩子玩一天,比写一周的报告还累的原因。
5
八天的假期“折磨”结束了,你终于悟了:上班才是中年人的终极疗愈。
办公室里,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戴上降噪耳机,享受一段不被干扰的时光。厕所隔间成了最佳的放空圣地,茶水间的咖啡虽然难喝,但至少不用你亲手泡。
更重要的是,上班提供了假期给不了的“三样珍宝”:
完整的思考时间。写PPT时没人会抢你的鼠标,开会时没人会趴在你背上。
明确的成就反馈。方案通过了,合同签好了,这种成就感比成功调解孩子的无数次争吵要直观得多。
可持续的个人空间。办公桌虽然只有两平米,但它是完全属于你的领地,不用担心孩子的玩具入侵,不用收拾满地的零食碎屑。
所以,当假期结束的清晨,虽然依旧是鸡飞狗跳兵荒马乱,但你轻松穿上工服,高声宣布:“我去上班了。”
关上门的那一刻,你深吸一口气——啊,假期终于结束了,得救了。
回到工位,打开手机,最新推送是:“距离下一个长假(春节)还有130天。”
你微笑着退出,心想:
真好,还有130天的班可以上。
作者:秋日么么茶
一个认真记录生活的中年男人
带给你最真实的人生感悟
原创100w+字 | 全网2000w+阅读 | 虎嗅专栏作者
防失联,赶紧关注这里:
想围观我朋友圈的,请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