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维对话,洞察双节期间白酒市场的真实走势
文 | 微酒团队
10月9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整体消费市场保持温和复苏态势。
与此同时,东北证券研报指出,白酒行业在双节期间表现整体平淡,虽环比有所改善,但同比仍呈承压状态,市场正处于渐进式修复过程中。
为深入洞察双节期间白酒市场的真实走势,微酒近期专访了全国十位区域经销商,从渠道动销、消费场景、价格走势等多维度展开对话,力图还原一个立体而真实的节日白酒市场全景。
01
高端“三日游”,大众酒担“主力”
这个国庆节连着中秋节八天的长假,似乎给白酒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事实到底如何?
在北方某市场,同时经营茅台与五粮液的刘总坦言,为迎战双节,他与厂家共同策划了多套促销方案。
例如将1499元/瓶的飞天茅台原件与蛇年茅台、精品茅台、公斤茅台进行配比销售。然而整体销售表现平平,主要原因是愿意整箱购买用于送礼的消费者正在减少。
“散瓶飞天茅台的价格在节前曾回升至1860元,但这一价位仅维持到国庆前三天,节后再度回落。不仅是茅台,五粮液也出现类似情况,我们戏称这是‘高端酒的双节三日游’。”刘总补充道。
广东一位名酒经销商也印证了这一现象:“今年双节期间,高端酒的销售窗口期再次缩短,从以往的一周压缩至三天,销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几乎给人一种‘刚开始就结束’的感觉。”
他进一步分析:“消费需求疲软,渠道库存充足,导致今年双节高端酒销售同比出现下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价格并未如节前预测的那样‘一泻千里’。”
与高端酒形成对比的是,大众价位白酒在双节期间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江苏苏北一位经营今世缘的经销商指出,旗下“淡雅国缘”在双节期间渠道走货较为顺畅,表现优于预期,渠道库存得到一定消化,目前库存周期已控制在两个月以内。
“中秋国庆期间,聚饮和友饮场景明显增加。淡雅国缘性价比高,大家都喝得起,走亲访友也愿意带。”他解释道。
大众酒动销良好的情况在河南市场同样有所体现。一位河南仰韶经销商表示,彩陶坊地利在双节期间实现约8%的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返乡潮的推动。
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数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省高速小型客车总流量达2537.15万辆,同比上升约12%。
白酒作为河南市场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与牛奶等商品一同成为整箱赠送的首选,其中100元左右价位段的产品在今年表现尤为突出。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白酒市场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格局。高端酒遭遇“旺季不旺”,销售窗口期急剧缩短,价格震荡凸显消费理性与场景缺失;而大众酒则凭借性价比与真实聚饮需求,展现出坚实的市场韧性。
整体来看,节日的短暂热度难以扭转市场库存与动销的根本挑战,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与结构重塑的关键阶段。
02
寒冬中的暖意,双节宴席增长18%
每年国庆都是宴席市场的“黄金周”,而今年宴席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更是成为双节期间最鲜明的行业亮点。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全国重点城市五星级酒店的婚宴预订率同比上升18%,不少二线品牌酒店的“双节档期”甚至提前半年就已订满,呈现出近年来少见的预订热潮。
婚庆市场的集中爆发,直接拉动了白酒的宴席销售。在湖北市场经营白云边的经销商张总表示:“从10月1日起,宴会用酒订单就没断过,一天超过20场已成为常态。截至当前,我们统计的国庆宴会场次已达230场,同比增长20%。”
他进一步指出:“场次虽增,但用酒档次并未同步提升。去年100元与200元价位产品的使用比例为5:5,今年这一结构仍基本维持不变。”
剑南春的经销商刘总也向微酒记者透露,整个国庆期间,剑南春在全国范围的宴会场次已突破10万场。
在他看来,国庆假期寓意好、假期长,因此更多人选择在此期间举办婚礼,宴席规模甚至超过五一。
古井贡酒安徽市场的王总对此亦有同感。他表示,古8、古16已成为当地宴席主流产品,古井在安徽宴席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
但他也提到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宴席用酒的档次确实在逐步提升,但开瓶率却在下降。对经销商而言,虽然实际动销量有所放缓,但整体销售规模仍保持增长。”
从今年国庆宴席市场的表现来看,宴会场次的增长为渠道消化库存提供了重要出口,但如何在高频宴席场景中平衡开瓶率与产品结构,将成为品牌下一阶段渠道深耕与动销突破的关键。
03
中秋压货后,消化待春节
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库存问题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当前渠道库存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河南市场的经销商张总向微酒记者坦言:“端午节期间还能和厂家商量暂不进货,但中秋节却行不通了。节前不得不打款进了一批货,当时就清楚这批货大概率会压在仓库,可又非打款不可。”
被问及为何不将库存压力向下游烟酒店等渠道转移时,张总表示:“我跟着业务团队走访了60%的合作门店,发现他们的仓库也都堆得满满当当。虽然宴会用酒和促销政策消化了一部分库存,但占比非常有限。”
江苏市场的王总则指出:“现在没有终端愿意打款,一是动销困难,二是担心价格持续下跌。目前渠道的库存,恐怕要等到春节才能有效消化。”
他进一步分析:“库存量太大了——我们手里的,加上烟酒店的,真要卖的话,足够卖一年。这是前两年市场高速增长所埋下的隐患,谁也没想到市场说冷就冷。”
一位代理酱酒头部品牌的叶总告诉微酒:“眼下酱酒价格几乎一天一变,高端和次高端产品根本卖不动。厂家虽然推出了中低价位新品,但短期内很难扭转局面——并非价格低消费者就买单,这背后还涉及组织架构、市场策略、运营模式以及竞品挤压等多重因素。”
他补充道:“我们还算幸运,厂家正在积极推动动销。而另一个全国性品牌则全面转向产品开发模式,开发价甚至低至70元/瓶左右,这让传统经销商如何生存?”
在山东市场经营川酒品牌的鲁总则表示,今年经销商们都在寻求增量突破:“有的转向线上和即时零售,有的发力光瓶酒,但这些都只能缓解短期压力,无法解决长远问题。”
他强调:“厂家不应一味追求增长,而应更多思考结构化调整、场景化运营和全国化布局,确保市场与渠道的供需平衡,并针对不同市场、产品和经销商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通过与以上10位经销商的深度对话,虽然不能代表整个白酒行业,但这个双节的白酒市场全景逐渐清晰:它既非全面回暖,也非单向下滑,而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分化。
高端酒礼遇“三日游”,折射出社交送礼场景的收缩与消费理性的回归;大众酒稳居“主力”,则印证了真实聚饮需求的韧性。
宴席市场“量增价不升”,成为消化库存的重要出口,却也暴露了消费升级动力不足的现实。而节后高企的库存,更是悬在整个渠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综合来看,短暂节庆热度难以掩盖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白酒行业正告别高增长时代的普涨逻辑,步入一个需要精耕细作、聚焦场景与效率的深度调整新周期。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