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里那个帮着爸爸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的 “暖心大姐姐” 黄多多,转眼已经长成 19 岁的亭亭少女。
作为黄磊和孙莉精心培养的星二代,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7 岁演话剧、19 岁登时装周,早被外界视作 “娱乐圈预备役顶流”。
可谁也没料到,当她和何炅搭档赖声川话剧《水中之书》巡演后,观众的目光反倒更多落在了何炅的扎实功底上,不少人调侃 “黄磊养了半天,倒给何老师做了嫁衣”。
这看似 “陪跑” 的背后,藏着星二代成长的密码,更藏着娱乐圈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
从 8 岁网暴到琴棋书画全能,黄磊的 “精英养成记” 藏着争议
咱得先说说黄多多这一路的 “被培养史”,简直是部星二代的 “全能修炼手册”。
2014 年她跟着黄磊上《爸爸去哪儿》时才 8 岁,作为节目里的大姐姐,帮着调解小伙伴矛盾、给爸爸分担任务,一度被夸 “暖心天使”。
可这份 “超龄成熟” 也把她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拿成人标准挑刺,说她 “太装”,相关讨论帖点击量高达 616 万,回复量超 35 万,8 岁的小姑娘成了早期网暴的受害者。
更让人意外的是,面对铺天盖地的争议,黄磊没站出来辩解一句,反倒觉得 “孩子该自己面对问题”。
![]()
这份 “严管” 贯穿了多多的成长。
黄磊嘴上说 “不搞富养,爱才最重要”,可行动上却把 “精英教育” 拉满:钢琴每天练够四小时,英语一周三节课雷打不动,绘画、摄影、小提琴样样没落下,甚至还拿下了自由潜水执照。
孙莉的 Vlog 里,多多要么在话剧后台整理道具,要么在画室伏案创作,鲜少看到同龄孩子打游戏、追剧的轻松模样。
有同学透露,私下的多多其实很接地气,但家教严得吓人,每次黄磊喊她本名 “黄忆慈”,她都肉眼可见地慌乱,连说话都变结巴。
![]()
这种 “完美主义培养” 也引发了新争议。
去年多多的画作被曝光,画面里的人物全是下垂的八字眉、暗红色眼球,还有缠绕的藤蔓和喷火的恐龙,诡异风格让网友直呼 “生理不适”,猜测她精神压力太大。
对比王诗龄那些色彩明快、充满童趣的画作,多多的作品里确实少了点少年意气。
可黄磊似乎没察觉这些,依旧按部就班推着女儿往前走,毕竟在他眼里,“父母要在身后为孩子举灯,帮她成为更优秀的人”。
谁也没想到,这份 “精心规划”,最后却让女儿成了别人的 “背景板”。
![]()
话剧舞台成跳板?多多的 “绿叶” 演技反倒衬亮何炅
2023 年,19 岁的黄多多以 “特邀主演” 身份加盟赖声川话剧《水中之书》,和何炅搭档演对手戏,这被视作她正式进军演艺圈的 “成人礼”。
要知道,黄磊和孙莉都是话剧圈的老人,多多从小在话剧团长大,4 岁就客串演出,按说该是 “主场作战”。
可等巡演开始,风向却慢慢变了 —— 观众夸得最多的不是多多,而是何炅。
![]()
倒不是多多演得差,她饰演的 “谁儿” 带着淡淡的疏离感,把角色的迷茫和成长诠释得有模有样,比起早年直播读故事时的稚嫩,进步肉眼可见。
但问题出在 “对比” 上。何炅虽然是话剧界的 “跨界选手”,可他控场能力极强,灰色衬衫一穿,往台上一站,台词清晰有力,情绪收放自如,和多多的青涩形成了鲜明反差。
有观众说:“多多的拘谨反倒衬得何老师更稳了,这哪是合作,分明是给何老师抬轿子。”
![]()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合作成了何炅的 “业务扩音器”。
此前大家提起他,想到的都是《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可借着这部话剧,他成功撕掉 “综艺咖” 标签,跻身 “实力派话剧演员” 行列。
2025 年巡演关键场次,票房比首轮涨了 40%,不少观众直言 “冲着多多买票,最后被何炅圈粉”。
反观多多,虽然借着话剧刷了存在感,却总绕不开 “黄磊女儿” 的标签,还因念错几个字被翻出旧账,说她 “文化水平不够”。
![]()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多多,星二代想摆脱 “父辈光环” 本就难,遇上何炅这种国民度高的前辈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也是笔 “稳赚不赔的买卖”。
业内都知道,何炅的人脉和口碑顶呱呱,跟他合作过的新人大多能被照顾,多多不仅学到了舞台经验,还借着何炅的资源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比如和王一博合作电影《人鱼》时,试镜全票通过的表现就离不开话剧积累的功底。
黄磊大概也没想到,自己铺垫多年的 “艺术之路”,反倒让何炅捡了个 “顺水人情”。
![]()
三胎曝光度反差引猜测,“完美” 背后是孩子的压力
要是光说话剧 “陪跑”,倒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儿,可结合黄家三个孩子的处境,不少人觉得黄磊的 “育儿经” 藏着猫腻。
多多从小活在镜头下,8 岁上综艺被网爆,17 岁染个头发都上热搜,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审视。
二女儿多妹虽然曝光度低些,但也常出现在孙莉的 Vlog 里,正面照不少。
可唯独 2017 年出生的小儿子,藏得跟 “机密文件” 似的,8 年来连张清晰的正面照都没有,唯一的影像还是孙莉 Vlog 里的小脚丫。
![]()
这反差实在太显眼,难免让人联想到 “重男轻女”。
黄磊早年在《拜托了冰箱》里说过,得知老三是男孩时 “有点遗憾,想要三姐妹”,可这话配上冰箱上贴满两个女儿照片、唯独儿子只有小脚丫的画面,怎么看都像 “此地无银三百两”。
对比张晋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的态度,黄磊这波操作确实让人费解。
有网友调侃:“是不是怕儿子曝光太多,破坏自己‘女儿奴’的人设?”
![]()
更值得琢磨的是多多的 “完美人设”。
她钢琴过级、英语流利、话剧出彩,活成了 “别人家的孩子”,可这份完美却透着股 “不真实”。
她的画作里藏着压抑,同学说她 “手忙脚乱不像表面那么从容”,连黄磊喊她本名都会慌乱,这些细节都在暗示她过得并不轻松。
黄磊总说 “尊重孩子的选择”,可当年贝儿想借多多的狗,他让多多自己解决,看似放权,实则是把 8 岁的孩子推到 “懂事” 的框架里。
网暴时不疏导,反而加码才艺培训,更像 “用优秀掩盖问题”。
![]()
现在娱乐圈的观众早就不吃 “完美人设” 那套了,67% 的 Z 世代更愿意为 “真实” 买单,比如任嘉伦、胡歌等已婚艺人,不藏着掖着反而更圈粉。
多多的 “不快乐” 其实比她的 “优秀” 更打动人,就像她在《人鱼》里演的变异少女,水下镜头里的淤青和坚持,比任何 “琴棋书画全能” 的标签都更有说服力。
或许黄磊该明白,比起 “培养艺术家”,让孩子活得舒展更重要,毕竟再耀眼的 “嫁衣”,也不如孩子真心的笑容值钱。
![]()
说到底,“给何炅做嫁衣” 更像个调侃,多多借着话剧积累了经验,何炅靠着合作拓宽了边界,本质上是场 “互相成就”。
但这事儿也戳破了星二代成长的困境:就算有黄磊这样的 “资源天花板” 铺路,也得自己闯过 “对比关”“人设关”“压力关”。
![]()
黄磊的育儿方式不能说全错,毕竟他确实把多多培养成了多才多艺的姑娘,可那份 “过度规划” 里,终究少了点对孩子天性的包容。
如今多多已经远赴纽约学戏剧,慢慢走出自己的路,或许未来某天,她能凭着实力撕掉 “黄磊女儿”“何炅搭档” 的标签,真正为自己 “做件漂亮的衣裳”。
![]()
话说回来,你觉得多多是真的 “陪跑” 吗?
黄磊的育儿经到底藏着多少门道?评论区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