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广东一地一家三口
均感染通过伊蚊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
感染的原因竟是
一盆被忽视的“家门口积水”!
赶紧来了解!
一家三口被感染
警惕“家中小积水”
近日,广东一地一个普通家庭遭遇“无妄之灾”——一家三口相继出现高烧、关节剧痛等症状,经诊断均感染通过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这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背后,不仅暴露了病毒传播的隐蔽路径,更揭开了群众防蚊意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盲区。
01
积水成“温床”
病毒藏家中小角落
根据流调发现,该家庭虽有日常点蚊香的防蚊习惯,但阳台长期堆放着闲置盆罐。近期降雨后,这些容器内积下的雨水,悄然成为伊蚊繁殖的“完美温床”。正是这盆被忽视的“家门口积水”,让伊蚊迅速繁衍,最终成为引发家庭感染的“罪魁祸首”。
![]()
02
家庭传播有链条
防蚊误区引“连锁反应”
“很多市民以为,只要避开户外草丛,家中就是安全的,这是典型的防蚊误区。”疾控专家分析指出,此次案例清晰呈现了家庭内部病毒传播的完整链条:当家中一人先感染基孔肯雅热,阳台积水滋生的新生伊蚊叮咬感染者后,又会转而叮咬其他家庭成员,最终导致三人相继患病。这些隐藏在室内的蚊虫,成为了家庭内传播病毒的“无形杀手”,而被忽视的积水容器,则是触发这一“连锁反应”的核心导火索。
![]()
紧急呼吁:
清除积水是家庭防病第一道防线!
“亡羊补牢虽能控制疫情,但更重要的是‘补牢’在‘亡羊’之前。”专家强调,安装纱窗、使用蚊香等措施属于被动防蚊,而主动、定期、彻底清理家庭内外的积水——包括阳台闲置容器、花盆托盘、空调接水盘、下水道地漏等易积水角落,才是斩断病毒传播链、保护家人健康最经济、最根本的手段。
专家同时提醒,基孔肯雅热虽不会致命,但高烧、关节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同时做好家庭积水清理,避免疫情扩散。
居家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掌握这些“妙招”,
让家里的蚊子退退退!
![]()
下面这套“七天七招工作法”,
也请大家认真学起来,
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
请大家立即检查并清理以下场所:
盆栽底盘、
闲置瓶罐等积水容器,
阳台、院落易积水区域,
空调外机托盘、下水道等卫生死角,
水生植物需2—3天换一次水。
防蚊灭蚊无小事,
一盆积水可能危及全家健康,
清除孳生地,
从每个家庭做起!
转发提醒身边人!
![]()
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广东天气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常立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