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的平壤,深夜的绵绵细雨没挡住一场特殊的庆典。
朝鲜为庆祝劳动党成立80周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时间从10日深夜11点45分(北京时间22点45分)一直持续到11日凌晨。
雨水混着广场的灯光,打在整齐的方阵和重型武器上,既添了几分肃杀之气,又让这场阅兵多了一层“不寻常”的意味。
![]()
令人疑惑的是,直到11日早上,朝鲜媒体都没公开阅兵消息。
外界只是靠卫星图像和韩国的监测碎片信息拼凑出了全貌,这场“延迟曝光”的雨夜阅兵,从一开始就带着朝鲜式的战略密码。
熟悉朝鲜阅兵的人会发现,这几年的庆典时间越来越“特别”。
2015年劳动党70周年时,阅兵还在下午3点举行,然而2020年75周年首次改到凌晨,从2021年到2023年,六次阅兵全在晚间或午夜。
![]()
夜间阅兵渐渐成了金正恩时代的传统。
而今年的冒雨举办,更是让朝鲜官方口中的“视觉冲击”多了现实支撑。
灯光下的导弹车在雨水中反光,礼炮声混着雨声,民众的欢呼声穿过雨幕,这种氛围远比晴天更有感染力,也更显威慑力。
当然阅兵的核心永远是“武器秀”,今年朝鲜亮出的家底足以让外界重新评估其打击能力。
![]()
压轴的火星-20洲际导弹是绝对主角:它搭载在世界最长的11轴超重型特种运载车上,直径近3米,长度超过27米,像一条蛰伏的钢铁巨龙。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强大的性能,固体燃料推进意味着发射准备时间大幅缩短,射程据信超过1.5万公里,能覆盖美国本土任何角落,还能装分导式多弹头或高超音速弹头。
相当于把战略威慑直接摆到了桌面上,朝鲜将它视为对西方施压的工具,这话一点不夸张。
![]()
除了洲际导弹,中远程和战术武器的梯次布局也很清晰。
火星-16乙专门用来针对区域反导系统,虽然用的是液体燃料,但弹头是高超音速滑翔器,能在飞行末段高速变轨。
还有些小而精的武器同样引人瞩目,2023年开始高频亮相的巡飞弹,长得有点像伊朗的“沙赫德”,管式发射、折叠翼设计,能在目标上空盘旋待命。
![]()
发现指挥所、雷达站就俯冲自爆,堪称低成本精准打击利器,600毫米超大型多管火箭炮射程400公里,装子母弹或钻地弹头,能饱和打击机场、港口。
甚至连2018年早已亮相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都加了自动装弹机,目的明确,为了抗衡韩国的K9雷霆自行火炮。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最新亮相的模块化火箭炮:发射箱能快速更换,兼容300毫米到600毫米不同口径火箭弹,部分型号靠卫星制导,误差不到10米。
![]()
从洲际导弹到自杀式无人机,从高超音速武器到模块化火箭炮,朝鲜正在织一张近中远全覆盖、常规核威慑都有的立体火力网。
这张网的目标,就是实现不对称威慑,用自己的优势,抵消美韩日的装备领先。
很多人都会产生好奇金日成、金正日时代从没在半夜搞过阅兵,为什么到金正恩偏要打破传统呢?
这背后藏着多重考量,既有现实需求也有政治信号。
![]()
首先就是迷惑外界的战略作用。
夜间光线普遍较差,对卫星分辨度要求更高,如果朝鲜不主动公布消息,韩美想摸清阅兵的具体流程、武器数量,就得等更久。
这种信息延迟本身就是一种威慑,你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亮出什么武器,自然会多一分忌惮。
![]()
其次,夜间阅兵是属于整套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朝鲜的纪念日从来不只有阅兵,晚上还会有歌舞表演和焰火晚会,能够让民众的参与感变的更强。
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金日成广场在平壤市中心,深夜阅兵不会影响群众出行,这五年八次夜间阅兵下来,民众也早就习惯了这种夜间庆典模式。
更重要的是夜间阅兵是对军队的特殊检验,在非常规作息下,部队是否可以快速集结、保持整齐划一?装备在夜间能不能正常运作?
![]()
这些细节的举动能够充分的体现军队的服从性和机动性,对朝鲜民众来说,看到军队在雨夜深夜依然纪律严明,会更相信任何情况下都军队都能维护国家稳定。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场阅兵不只是朝鲜的内政,更牵动着东北亚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
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中俄朝三国高层的同框,早在阅兵前,中俄就敲定派高层代表团赴朝,最终三国高层在平壤会面。
![]()
这个画面传递的信号很明确,三方在地区事务上会保持紧密协作。
这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此前特朗普团队一直想拉拢俄朝、牵制中国,试图分化中俄朝的关系。
可这次三国高层直接同框,等于让他的分化战略彻底落空,更糟的是,美国国内还乱作一团。
可特朗普总是不按牌理出牌,国内问题没解决,他反而在外交和军事上接连出险棋。
![]()
一边是中俄朝的协作升温,一边是美国的“内忧外患”加“激进冒进”,东北亚的安全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此次朝鲜的阅兵,更像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信号弹,提醒外界,半岛的稳定再也不是美国能单方面主导的了。
然而朝鲜即想要自力更生保持独立,又需要外资和技术来发展,想打开国际空间,又怕过度依赖外部失去主动权,种种阻碍考验着金正恩的政治智慧。
![]()
朝鲜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它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东北亚的安全神经,也影响着全球战略格局的平衡。
未来十年,朝鲜能否实现“巨变”?中朝协作会如何深化?美国的激进政策会不会引发新的冲突?
这些问题不仅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更值得每一个关注世界格局的人思考,毕竟,半岛的稳定,从来都和我们的周边安全息息相关。
![]()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对此,您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赞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