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句话,是老戏骨李光复的口头禅。77岁的他,如今依旧活跃在荧幕上。前阵子,他参演的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刚在央视频上线,又一次让观众看见了他的身影。
![]()
很多人认识李光复,是从《人民的名义》里那个为工人维权奔波的工会主席郑西坡开始的。可其实,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人生,比他演过的任何角色都要精彩得多。
李光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爷们儿,1946年出生在东单一座四合院里。他的父亲是个传奇商人——闯过关东、开过橡胶厂、办过洋行、电厂,啥都干过。
![]()
那时候的李光复,家境优渥得很,小时候竟拿金条当积木玩。
可天有不测风云。13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也是那一年,李光复考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从此和表演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老师嫌他太小,说最低得15岁才能报名。结果他不服气地顶嘴:“您咋就知道15岁能演戏,13岁就不行呢?”就这一犟嘴,反倒打动了老师,让他破例被录取。
刚进人艺的他淘得很,爬上剧场的烟囱把老师吓坏了。可谁能想到,这个“皮孩子”,后来在人艺的舞台上一待就是六十多年。
在李光复心里,演戏不是职业,是信仰。他在一次采访里说过:“要是一心想着挣钱,肯定挣不着钱。演戏的时候要是真想着出名,那戏也演不好。”
他不是说说而已。几十年里,他从跑龙套干起,一步步磨成戏骨。
![]()
2003年,《天下第一楼》里他演的常贵让人记住了他。之后,《媳妇的美好时代》《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人民的名义》……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出了灵魂。
他小时候家底有多厚?据说他妈曾把两箱金条铺地上,让他当积木玩。他家的四合院,挨着吴佩孚祖庙,如今市价早就上亿。可财富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历大起大落后,他没抱怨,反而更珍惜生活。
为了糊口,他干过很多活——当导游、挖煤、卖复印机、当警察、做售票员。也正因为这些经历,他的表演更有烟火气。
![]()
他常说:“文化是一种态度。”他爱观察生活,在他眼里,摆摊卖东西的普通人,可能也有专家级的智慧。
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李光复最骄傲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儿子。李祎从小学习好,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后来还去英国读了法学硕士,如今是个优秀律师。
有趣的是,李祎4岁时就被星探看中,当了几年童星。可李光复觉得那不是正路,在儿子11岁时果断让他退出娱乐圈,专心念书。事实证明,这决定太英明了。
![]()
李光复曾感慨地说:“我们老一代人都希望死在舞台上。我有好几个老师,于是之、林连昆,他们一直坚持到生命最后。戏剧对他们、对我来说,就像信仰一样。”
如今77岁高龄的他,依然没有退休的打算。2025年参演的短剧刚播完,新戏《三个书记一台戏》也开机了。这工作状态,很多年轻演员都自愧不如。
从翩翩少年到古稀老人,李光复见证了半个世纪的戏剧变迁。有人问他什么时候退休,他笑着说:“我今年69,马上70了,但我没给自己设年龄界限。”
七十多岁的他,还坚守着那份对表演的热爱,也守住了初心。
这,就是一个真正演员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