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极寒、冷冬要来了?NOAA:2025年双重拉尼娜确定,地球要降温

0
分享至

今年,也许会更冷。



刚过完国庆,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还被35度以上的高温,晒得满头大汗,但这时候,一条带着“凉意”的消息,悄然而至。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也就是咱常说的NOAA,他们发布了预警,称拉尼娜现象正在发展中,而且是“双重拉尼娜”。



一时间,“极寒”“冷冬”“大降温”等词,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平台上,坊间也开始流传“今年冬天可能特别冷”的说法。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双重拉尼娜”又是怎么来的?它真的会让我们这个冬天冷得发抖吗?一起看。



根据此机构在10月初发布的海温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已经出现了持续低于正常值的状态,按照标准计算方法,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

虽然目前数值还不算特别强烈,但已经稳定在-0.5度左右,而这些信号在气象学中足以被认定为拉尼娜的确认指标。



更关键的是,他们指出,这次拉尼娜出现于上一轮结束不久之后,属于罕见的“双重拉尼娜”,简单理解就是,拉尼娜现象刚告一段落,又重新启动,相当于“连续两拨冷水”泼给了太平洋。

这种现象在过去几十年里并不常见,上一次比较明确的“双重拉尼娜”是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当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比如暴雪、干旱、强台风等天气事件。

而这次的“双重拉尼娜”,从时间节点来看,是在2024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到2025年年初呈现出明显的拉尼娜特征,根据NOAA的预测,这一现象可能会持续到2026年初,也就是说,整个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第一季度,全球气候将处在拉尼娜影响之下。



可能很多朋友对拉尼娜这个词,不太熟悉,其实它和厄尔尼诺是“兄弟现象”,拉尼娜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厄尔尼诺则是变暖,这两个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截然不同。

拉尼娜通常会导致亚洲地区冬季变冷,澳大利亚降雨增多,而南美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我国是亚洲大陆的重要部分,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冬季,拉尼娜会增强西伯利亚高压,推动冷空气南下,结果就是我国大范围地区出现低温,甚至是极端低温天气。



不过,虽然拉尼娜被认为是“冷冬制造者”,但这并不代表每次出现拉尼娜,我国就一定会经历极寒冬天,从历史数据来看,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每当拉尼娜出现,我国冬季气温往往会显著偏低,冷冬是常态。

但从1986年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即便出现拉尼娜,也不一定就有冷冬,有些年份反而是暖冬,而这背后的变化,跟全球变暖趋势有很大关系,地球整体温度在缓慢上升,影响了原本稳定的气候系统,导致拉尼娜的“降温效果”有时候被削弱。



那问题来了,今年我国会不会因此迎来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其实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拉尼娜年份的冬季确实更容易出现冷空气过程,尤其是华北、东北、华南、西南等地,气温偏低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这种冷并不一定是全国一致的极寒,有些年份冷空气活跃,但也只是阶段性地影响部分地区,整体气温波动幅度并不大,比如2020年到2021年那轮拉尼娜,虽然东三省经历了几次极寒天气,但华南地区气温依旧偏高。

另外,气温是否偏低,也跟其他因素密切相关,比如东亚冬季风强度、北极海冰范围、欧亚大陆积雪覆盖情况等。



今年这些因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朗,所以光靠拉尼娜,无法百分百确认冷冬一定到来,但可以说的是,出现寒潮和强冷空气的概率,确实要比往年更高一些。

10月以来,依然有很多南方城市气温仍然逼近甚至超过35度,这种现象在往年并不多见,按常理说,进入10月后应该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结果却像是“秋老虎”迟迟不退。

这种气候错乱现象,其实就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拉尼娜带来的副作用,也就是说,气温并不像以前那样稳定地从夏到秋再到冬,而是出现“热得更热,冷得更冷”的极端化趋势。



如果说夏天的热是让人烦躁不安的,那么冬天的冷则有可能直接影响生活节奏,从供暖到用电,从交通到农作物生长,寒潮一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2021年初那次寒潮,导致我国不少地区电力紧张,就是一个例子,而今年“双重拉尼娜”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很多地方不得不提前开始做冬季预案,防范可能出现的突发气候事件。

除了我国,其他国家也在应对拉尼娜的影响,比如澳大利亚已经启动了洪水预警准备机制,因为拉尼娜往往会带来强降雨,这不仅是一个气象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NOAA的报告中还提到,虽然当前是拉尼娜状态,但未来几个月不排除再次向厄尔尼诺倾斜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2026年开始,全球气候可能又会迎来一波上涨热潮,这就形成一个循环,先是拉尼娜造成短期降温,然后厄尔尼诺接棒带来气温上升,这种“冷热交替”的循环,正是当前全球气候系统不稳定的体现。

那由此看来,这次“双重拉尼娜”的确定,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气候事件,它不会让地球瞬间变冷,但的确会让一些地区在某些时间段经历明显的寒冷天气。



对于我国来说,冬季偏冷的几率确实在增加,但是否会出现极寒,还需观察更多因素,可以肯定的是,从现在到明年初,天气波动性会明显增强,尤其是北方地区,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地球的气候变化,本来就是个长期过程,任何一次拉尼娜或者厄尔尼诺,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它们的出现,不是天气的“剧本”,而是气候系统的一次“调节”。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了解背后逻辑的基础上,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顾史
2025-11-08 18:34:04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花花娱界
2025-11-07 20:53:23
阿卡独揽518万为恋爱绯闻画上句号,紫薇不想和辛纳同组遭趣评

阿卡独揽518万为恋爱绯闻画上句号,紫薇不想和辛纳同组遭趣评

网球之家
2025-11-10 22:34:21
龙头 | 锂电池原材料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龙头 | 锂电池原材料最核心的 10 家上市公司

飞跑的鹿
2025-11-10 21:27:26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美国大豆又被中国查出问题?这回不是找茬,是抓住美国痛脚!

美国大豆又被中国查出问题?这回不是找茬,是抓住美国痛脚!

李博世财经
2025-11-10 10:26:55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何氽简史
2025-11-10 12:31:58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郭晶晶开幕式举火炬,小叔子霍启山疯狂鼓掌,霍震霆一家来了五口

疯说时尚
2025-11-10 14:02:11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念洲
2025-11-09 10:31:07
飞行7600公里 梅西时隔4年重回诺坎普 深情凝望:愿再归来

飞行7600公里 梅西时隔4年重回诺坎普 深情凝望:愿再归来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0 19:35:18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六氟翻倍引爆唯一原料:磷矿!未来缺口 2000 万吨!机构 15 亿抢先卡位!

六氟翻倍引爆唯一原料:磷矿!未来缺口 2000 万吨!机构 15 亿抢先卡位!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10 04:24:22
知名网红夫妻,已被正式逮捕!

知名网红夫妻,已被正式逮捕!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9 17:14:40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澎湃新闻
2025-11-10 16:54:07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15:13:35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4日,正式全新开售!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4日,正式全新开售!

Q科技基地
2025-11-08 12:05:11
以总理称将以强硬手段执行加沙和以黎停火协议

以总理称将以强硬手段执行加沙和以黎停火协议

财联社
2025-11-11 01:48:02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2025-11-11 03:31:00
沈言论 incentive-icons
沈言论
博学老k,在线科普
3724文章数 367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被确认:骁龙8 Gen5+8000mAh,联名款悬念拉满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