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硬折扣赛道竞争白热化,盒马奥莱、美团折扣店等巨头加速拓店,将零售竞争从“拼价格”推向“拼效率”。但货架变化更值得关注:曾靠低价立足的白牌饮料,正被挤到角落甚至下架。数据显示,碳酸饮料市场两大巨头占92%份额,白牌不足1%;茶饮料前三品牌占60%,白牌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就连零食量贩店也在清退白牌,店主直言“消费者扫完码就放下,嫌没听过不敢喝”,渠道方则顾虑“白牌毛利低还窜货,不如卖大厂平价款”。双重压力下,部分白牌尝试“一物一码”突围:包装印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查信息、渠道追流向,可小小的二维码,真的能帮白牌在万亿市场找到立足之地吗?
一、硬折扣时代下,白牌饮料的双重困局
1.消费者端:“便宜”让位于“安心”,品牌信任成鸿沟
2025年消费调研显示,41.55%消费者选包装水优先看“品牌知名度”,仅不足15%优先看价格,可见“安心”已远超“便宜”。白牌饮料恰恰在“安心”这件事上缺乏足够的底气。
首先是品质不稳定:饮料对密封、无菌的要求比薯片、饼干这类零食高得多,生产过程中如果无菌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变质。但小厂没有千万级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每一批产品的品质都一致。
其次是信息不透明。很多消费者买饮料时,会习惯性地看包装上的成分表、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但白牌饮料的包装往往做得很简陋,有的成分标注模糊,有的厂家资料不清晰。这种信息缺失,让消费者怀疑:“连在哪生产的都不敢写清楚,会不会是小作坊做的?喝坏肚子怎么办?”
![]()
2.渠道端:硬折扣“精简逻辑”下,白牌失去入场资格
硬折扣近年以5.6%增速扩张,2025年规模超2000亿元。它的核心逻辑就是“精简”:精简SKU、精简供应链,从而实现低价销售。具体来说,硬折扣店的SKU通常只保留1000-2000个,比传统超市少了60%-70%,这么做是为了集中采购量,压低成本,减少库存积压。
更关键的是,硬折扣店还会重点打造自有品牌,有的品牌自有商品占比已经达到90%。这些自有品牌商品,大多是找有实力的厂家代工,品质有保障,价格还低,直接抢占了白牌饮料的市场空间。在这种“精简逻辑”下,白牌饮料逐渐失去了渠道入场资格。
一是过不了“SKU筛选关”。硬折扣店和零食量贩店在精简SKU时,首先看动销率,连续3个月动销率低于5%的商品,会直接被列入淘汰名单;其次看毛利贡献,硬折扣店对单个SKU的毛利要求不低于8%。白牌饮料为了能进入渠道,往往会把毛利压得很低,根本达不到渠道的要求。
二是扛不住大厂副线产品的冲击。大厂早就盯上了硬折扣这个赛道,纷纷推出低价副线产品。因为有主品牌的知名度背书,消费者更愿意买。而且大厂给渠道的政策更优厚:不仅拿货价低,还会给渠道提供返利;有的还会帮渠道做促销活动,帮渠道快速清库存。
反观白牌饮料,既给不了高额返利,也没法帮渠道做促销。同样的价格,卖大厂副线产品,不仅消费者认、动销快,还能拿返利。就这样,白牌饮料在渠道端,一步步被大厂副线产品和硬折扣的自有品牌挤压,慢慢失去了入场资格。
![]()
二、一物一码:连接消费者与渠道的数字化桥梁
1.对消费者:用“透明+互动”重建信任认知
白牌饮料在消费者端的核心问题是“信任缺失”,而一物一码能通过“透明化”和“互动化”,帮白牌饮料重建消费者信任。
先说“透明化”。一物一码能给每一瓶饮料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就像饮料的“身份证”,消费者扫码之后,能看到饮料的全链路信息:从原料来源,比如果汁饮料用的水果是从哪个果园采购的;到生产过程,比如灌装环节的无菌检测结果,甚至生产车间的实时监控画面;再到流通路径,比如饮料从厂家发往经销商,经销商配送到门店的每一个环节明确的时间和地点记录。这种全链路透明,直接解决了白牌饮料“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再说“互动化”。一物一码不只是个“信息查询码”,还能加入互动营销功能。比如消费者扫码之后,能直接领现金红包,由品牌商自主设置,虽然金额不大,但“扫码有钱拿”的小惊喜,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除了红包,还可以设置社交分享活动:消费者把二维码分享给朋友,朋友扫码后,两人都能获得品牌提供的奖品或优惠券。
这种互动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感,还能帮白牌饮料积累私域流量。消费者扫码领红包时,需要关注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才能提现,这样品牌就能把消费者拉到自己的私域里。之后可以在公众号里推送产品信息、优惠活动,慢慢培养消费者的复购习惯。对于白牌饮料来说,这种低成本的获客和留存方式,比花大价钱打广告有效得多。
![]()
2.对渠道:用“数据+合规”满足硬折扣需求
硬折扣渠道最看重的两个点,一是供应链效率,二是价格稳定。而一物一码刚好能从“数据”和“合规”两个方面,满足这两个需求。
白牌饮料之所以不受渠道待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窜货乱价,而一物一码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品牌方可以给不同区域的经销商分配不同开头的码段。经销商收到货后,通过扫码接收,系统会自动记录这批货的流向。如果非特定经销商门店扫到了不属于自己区域的码,系统立即触发窜货预警,品牌方可以马上联系经销商核实情况,及时制止窜货行为。
硬折扣渠道对商品的周转速度要求很高,希望做到“零缺货、快补货”。但白牌饮料因为没有数据支撑,很难把握补货节奏。一物一码系统可以实时同步每个门店的进销存数据,当库存低于3天的销售量时,自动向经销商和品牌方发送补货提醒。
此外,一物一码还能成为白牌饮料对接渠道自有品牌代工的“敲门砖”。硬折扣店做自有品牌饮料,很看重代工厂的品质管控能力,但又没时间一直监管工厂。如果白牌饮料企业有一物一码系统,能提供完整的生产溯源数据,渠道方就能通过系统直接查看生产过程和品质检测结果,不用实时监管就能放心合作。
![]()
三、白牌饮料落地一物一码的实操路径
1.低成本起步:选择适配中小厂的轻量方案
很多白牌饮料企业都是中小厂,资金有限、技术能力也不强,要是一上来就搞全套的一物一码系统,不仅投入大,还可能因为操作复杂,根本用不起来。所以,落地一物一码的第一步,就是“低成本起步”,选适配中小厂的轻量方案。
首先是功能聚焦,先做核心需求。中小厂不用追求所有功能都上线,优先把“防伪溯源”和“防窜货”这两个核心模块做起来。至于互动营销、消费者画像等功能,可以等后期有了资金和客户基础,再慢慢加上。这样既能减少初期投入,又能快速看到效果。
其次是技术选择,优先用云服务。企业搭建自己的服务器成本很高,光是硬件采购就要花数万块,还需要专人维护。而云服务不用自己买服务器,直接租服务商的云端资源,按使用量付费,比如每月扫码量在1万次以内,费用只要2000-3000元,大多数中小厂都能承担。而且云服务的部署周期短,通常1-2周就能完成系统对接,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销售。
2.分阶段推进:从“渠道管控”到“品牌沉淀”
一物一码不是一上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分阶段推进,逐步实现从“渠道管控”到“品牌沉淀”的转变。
第一阶段:渠道管控期(建议3-6个月)
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让渠道接纳产品”,重点做三件事:
一是码段分配,给每个区域的经销商分配专属码段,明确窜货的处罚规则,比如发现一次窜货,扣20%的季度返利,让经销商不敢窜货;
二是三码关联,把饮料的瓶码、箱码、垛码关联起来,比如一箱饮料有24瓶,每瓶的码都和箱码绑定,这样只要扫箱码,就能知道这箱里有哪些瓶码,方便追踪产品流向;
三是数据监控,实时统计各区域的销售数据,及时发现渠道问题。这个阶段不用搞复杂的营销活动,把渠道管控做好,让产品能稳定铺到渠道里,就是成功。
第二阶段:动销提升期(建议6-12个月)
产品铺到渠道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高动销率”。这个阶段可以上线扫码营销功能,但要注意和终端门店配合。
比如搞“扫码领红包”活动,红包金额设置在1-2元,消费者扫码后,红包直接到账微信零钱。还可以搞“门店激励”,比如某门店的扫码量每月超过500次,给门店老板发200元奖金,鼓励门店主动推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动销率,让渠道方看到产品的潜力。
第三阶段:品牌沉淀期(建议1-2年)
当产品有了稳定的销量和一定的消费者基础后,就进入“品牌沉淀”阶段,核心目标是“从白牌变成有记忆点的区域品牌”。这个阶段要重点做消费者数据的积累和运用:
通过消费者扫码数据,构建消费者画像。比如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所在区域、购买频率、喜欢的口味等。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同时,要慢慢打造品牌特色,比如突出“原料优质”:可以在包装上印上“扫码看果园”,让消费者知道原料是来自优质果园;或者突出“本地特色”:比如某地方的白牌饮料,主打“本地原料制作”,吸引本地消费者的认同感。
通过这些动作,让消费者记住这个品牌,慢慢从“买过”变成“喜欢买”,最终成为区域内有知名度的品牌。
![]()
四、总结
硬折扣主导的零售革命中,白牌饮料的困局本质是“信任缺失”与“效率不足”的双重叠加,而一物一码并非简单的技术工具,而是重构“消费者-渠道-品牌”关系的数字化接口。它既能通过溯源与互动破解消费者信任难题,又能以数据透明性契合渠道的效率需求,更能为白牌积累从“卖产品”到“做品牌”的核心资产。在大厂与硬折扣渠道的挤压下,一物一码或许不是唯一解,但却是白牌饮料活下去、站起来的关键一步。
关于米多
米多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营销领域致力于以企业业务能力(EBC)为核心,构建基于“立体连接、数据共通、流量共享、全景共鸣、全域赋能、全链共赢”的产业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赋能企业通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双螺旋引擎,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累计服务酒类行业、快消行业、日化家清行业、化工建材行业、茶叶行业等品牌类企业逾3000家,包括茅台、可口可乐、宝洁、高露洁、维达、立白、雪花啤酒、劲牌、绿箭、嘉士伯、美涂士、华新集团等。
如想获取“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请私聊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