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界网消息,近日,日本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MOL)在海上测试中成功将甲烷逃逸量降低98%,这一突破性进展可能重塑LNG燃料船舶的排放格局。
![]()
在日本“绿色创新基金(Green Innovation Fund)”计划支持下,商船三井与光伏设备生产商Kanadevia、动力解决方案公司Yanmar Power Solutions合作,在往返于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黎明(Reimei)”号LNG燃料巴拿马型散货船上测试了一套新型甲烷氧化催化剂与发动机改装系统。此次测试结果远超项目设定的70%减排目标,甚至超过了日本船级社(ClassNK)认证的陆上测试中93.8%的减排率。
此次测试在真实海上环境中证明了甲烷逃逸几乎可被完全消除,这一成果可能为LNG在脱碳辩论中赢得关键生机,尤其是在国际海事组织新推出的全生命周期标准加强对“从油井到螺旋桨(well-to-wake)”温室气体排放表现的审查之际。
据了解,该测试项目将持续至2026财年,期间将重点验证系统耐用性与催化剂使用寿命,计划于2027年全面商业化推广。
对此,商船三井表示,将推动旗下LNG燃料船队尽早采用该技术,并分享研究成果,以支持日本航运业更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
国际海事组织拟在下周召开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ttee,MEPC)特别会议上通过 “净零排放框架(Net-Zero Framework)”,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承诺的“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该框架将从2027年起引入新的碳税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船级社(ABS)即将卸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Wiernicki上月公开反对国际海事组织这一净零框架计划。
Christopher Wiernicki在伦敦发布《2025年美国船级社可持续发展展望》报告时表示:“航运业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发展轨迹并不一致。绿色燃料的可获取性、规模化应用能力及基础设施支持目前均缺乏清晰路径。LNG与生物燃料对任何减排目标的实现都至关重要,不应在净零监管中被忽视、过度限制或摒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