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精神卫生报告》中提到,我们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有近10亿人受到精神相关疾病的困扰。
也就是说,大约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人正在经历精神方面的困扰。这说明,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是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我们自己。
![]()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酒精使用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心理出现问题,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焦虑障碍通常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害怕,内心常常惴惴不安。
抑郁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郁症),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总觉得很累、不想和人交流,甚至感觉生活没有希望,睡眠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醒得太早或者睡得过多。
与抑郁症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极端:一方面,患者会经历“抑郁发作”,出现和抑郁症相似的症状;另一方面,他们也会经历“躁狂/轻躁狂发作”。
在发作期,情绪会变得异常高涨或易怒,思维奔逸、说话比平时多很多,精力旺盛到几乎不需要睡觉,同时可能伴随盲目自信、过度消费、冲动行事等表现。
![]()
对抑郁症的误区会耽误干预治疗
➥误区一:抑郁症只要“想开点”或者做做心理疏导就行了?
抑郁症不只是心理问题,身体也会出现问题。尤其对于中重度患者,单靠心理疏导是不够的,通常需要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一起进行。
➥误区二:吃精神类药物会成瘾,副作用也大。
很多人担心吃药会“伤大脑”或产生依赖。实际上,大多数精神类药物并不成瘾。少数可能产生依赖的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风险是可控的。部分人在服药初期可能会有胃不舒服等反应,但一般一周左右就会减轻。
![]()
➥误区三:感觉好点了就能自己减药或停药。
这是导致病情反复的常见原因。专家提醒,很多精神类药物,尤其是在长期或剂量较高的情况下,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调整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慢慢来。抑郁症本身容易复发,遵医嘱、坚持完成治疗疗程,是稳定恢复、防止复发的重要一步。
➥误区四:用网上的自测表作为诊断依据。
自测工具只是用来初步筛查的,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即便自测分数偏高,也只说明有患病的可能,真正能下判断的还是医生。
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不代表一定得了抑郁症,但它们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关心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这时候,最好到我们专业的心理门诊做检查,不要只依据网上的心理测评。
面对精神健康问题,我们不必过度恐慌,把它看成绝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以为光靠意志力就能解决。它需要被看见、被理解,也需要科学地应对。

福州台江医院心理科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专注于心理问题的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及个性化的精准诊疗方案。科室汇聚了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医师团队,依托前沿的诊疗模式,深度融合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物理治疗与康复指导,确保干预措施直击核心。 此外,我们精心打造了温馨、舒适、私密的疗愈环境,让您在放松、舒适的氛围中敞开心扉。从您踏入科室的第一步起,直至康复回归正常生活,福州台江医院心理科愿以专业的心理诊疗团队与暖心的服务,让您的心事,有处可诉;您的痛苦,有药可医,让您的每一次呼救,都不落空,让我们成为您最坚实的后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