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初,ESPN演播室发生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失踪事件”。
常年占据黄金时段的明星评论员保罗·费恩鲍姆,突然从《Get Up》《First Take》等旗舰节目消失。
这场缺席仅持续数日,却足以点燃舆论引信。
一切源于他在保守派媒体OutKick的爆炸性宣言:“我正在认真考虑以共和党人身份竞选阿拉巴马州联邦参议员。”
体育圈瞬间炸锅。
保守派意见领袖克雷·特拉维斯在X平台宣称:“迪士尼/ESPN已全面封杀费恩鲍姆!”
但ESPN副总裁比尔·霍夫海默立即以全大写字母回击:“纯属谣言!”
这场罗生门在10月8日达到高潮,费恩鲍姆突然重返《Get Up》节目,与迈克·格林伯格谈笑风生点评大学橄榄球赛,仿佛无事发生。
然而幕后的暗流早已汹涌:据AL.com等媒体披露,ESPN确实在费恩鲍姆发表政治宣言后,临时调整了他的出镜安排。
更耐人寻味的是费恩鲍姆的竞选动机。
他在采访中透露,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考虑从体坛跨界政坛。
而他对ESPN的控诉更添火药味,声称公司在2019年阻止他采访时任总统特朗普,此举被保守派阵营解读为“自由派媒体打压异见”的铁证。
![]()
隐形战场,体育巨头的政治过敏反应
ESPN对费恩鲍姆的“短暂冷处理”,暴露了这家体育传媒巨头对政治议题的深度焦虑。
![]()
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紧急启动“替补方案”,让其他评论员临时顶替费恩鲍姆的常规时段。
这种过度反应背后,藏着ESPN的核心恐惧:当旗下主播成为政治候选人,公司长期经营的“体育超越政治”人设将彻底崩塌。
深层矛盾体现在资源分配上。
ESPN刚以10%股权置换NFL电视网等核心资产,正全力冲刺流媒体转型。
同时手握MLB、西甲等天价版权合约,每年为SEC大学体育联盟支付近十亿美元转播费,而费恩鲍姆正是SEC联赛的招牌解说。
若其投身选战,不仅会扰乱赛事解说矩阵,更可能触发赞助商对“政治化内容”的抵制条款。
公司内部的双重标准同样引人侧目。
当斯蒂芬·A·史密斯在节目中大谈民主党政策时,ESPN视其为“观点多元化”;而费恩鲍姆刚透露共和党参选意向,就遭遇变相雪藏。
![]()
斯蒂芬·A·史密斯
这种差异对待并非首例:此前主播塞奇·斯蒂尔、萨曼莎·庞德都曾因保守派立场遭边缘化。
体育媒体学者安德鲁·里格斯指出:“ESPN的困境折射出美国社会裂痕,当体育无法再充当安全区,媒体巨头只能笨拙地在商誉与意识形态间走钢丝。”
南风北渐,从解说席到参议院的权力跳跃
费恩鲍姆的潜在参选,在阿拉巴马州掀起微妙的政治化学反应。
该州资深参议员汤米·图伯维尔,这位同样从奥本大学橄榄球教练转型政客,对此意味深长地评价:“100%的知名度是巨大优势,但选民更想知道你的政治信念。”
这句话揭开了南方政治的特殊逻辑:在这里,大学橄榄球明星的光环,常比传统政客的履历更具号召力。
但费恩鲍姆的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阿拉巴马州共和党初选已成混战局面:总检察长史蒂夫·马歇尔、众议员巴里·摩尔等人早已深耕基层。
而费恩鲍姆的竞选叙事面临严峻考验,他既要在保守派选民面前证明自己并非“作秀的媒体人”,又需解释为何长期与“左倾”的ESPN合作。
其战略似乎已现端倪:通过保守派媒体密集发声,塑造“受建制派打压的反抗者”形象。
在OutKick采访中,他特别强调查理·柯克事件带来的震撼,这种将暴力事件与政治使命连接的叙事,极易激发核心选民共鸣。
![]()
阿拉巴马州共和党策略师霍威·摩根点破关键:“在这里,敢于挑战ESPN本身就是最有效的竞选广告。”
博弈棋局,媒体权谋与政治野心的共舞
费恩鲍姆事件中最戏剧性的转折,来自行业内部的“阴谋论”解读。
多位大学体育记者在《College Football Enquirer》播客中提出惊人观点:整场风波可能是精心策划的“政治真人秀”。
他们用职业摔跤术语“working”形容,看似冲突的行为,实则是费恩鲍姆与ESPN心照不宣的双人舞。
这种分析并非空穴来风。
费恩鲍姆的合同2027年才到期,若强行解约将触发天价赔偿。
而ESPN正处流媒体转型关键期,SEC赛事解说需要费恩鲍姆的招牌式锐评。
双方都有动机维持某种默契:ESPN通过“适度打压”展示政治中立,费恩鲍姆则借助“受迫害叙事”积累保守派信誉。
真正的高手过招体现在时间节点的精准把控。
费恩鲍姆选择在10月初释放参选信号,恰逢大学橄榄球赛季中期,也是2026年中期选举的黄金起跑期。
![]()
其团队被曝将于10月赴华盛顿会见共和党高层,这种媒体造势与政治运作的同步推进,展现出职业媒体人的节奏掌控力。
破圈效应,当体育场变成政治广场
这场风波暴露出美国公共空间的重构趋势。
在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交融的当下,体育解说台已成为新的政治演讲台。
费恩鲍姆的案例并非孤例:
斯蒂芬·A·史密斯通过体育节目构建政治话语权;吉米·坎摩尔等娱乐明星深度介入选举议题;而前总统特朗普更是将媒体噱头转化为政治资本的集大成者。
![]()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受众层面。
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18-35岁男性选民对体育媒体的信任度超过传统新闻机构35%。
当费恩鲍姆在SEC联赛解说中插入政治评论,其影响力远超任何竞选广告。
这种现象在阿拉巴马州尤为明显,该州联邦众议员巴里·摩尔等政客,早已将“体育硬汉”人设作为核心竞选策略。
文化批评家沃伦·巴斯提出“体育政治复合体”概念:
“体育英雄、媒体名嘴、政治人物三种身份正在加速循环。当汤米·图伯维尔从教练变成参议员,当费恩鲍姆从解说台走向竞选台,美国权力体系的入场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终局推演,谁在收割三界混战的果实?
尽管ESPN坚称费恩鲍姆仍是“大家庭成员”,但内部流出的应急方案显示,公司已秘密试镜多名解说新人。
无论费恩鲍姆最终是否参选,他与传媒帝国的关系都已进入倒计时。
三种可能场景正在浮出水面:
可能一:华丽转身
费恩鲍姆于2026年1月前宣布参选,ESPN顺势解约并收获“尊重员工选择”的美誉。
![]()
其竞选团队将ESPN短暂雪藏事件转化为“反抗政治正确”的悲情叙事,在阿拉巴马州共和党初选中异军突起。
可能二:权力博弈
费恩鲍姆以参选为筹码,与ESPN重新谈判合同。
借鉴斯蒂芬·A·史密斯签下亿元合约的经验,通过增加个人播客、数字内容等柔性方式,在保留职位的同时获得更大政治表达空间。
可能三:双线作战
参考前众议员乔·坎宁安的模式,费恩鲍姆在维持ESPN工作的同时试探性参选。
这种“脚踩两条船”的策略虽风险巨大,却能最大化媒体曝光,甚至开创“在职媒体人竞选”的新范式。
当费恩鲍姆在镜头前调侃宾州大学输球时,私下里或许正在演练他的政治修辞。
当ESPN高管紧急开会时,其实在重新计算价值观生意的定价公式。
这场体育、媒体、政治的三角恋,终将揭示这个时代的真相:所有麦克风都是政治扩音器,所有竞选都是注意力战争,而所有边界,都等待着被下一个冒险家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