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中国崛起,日韩是最尴尬纠结的呢?
您可以把现在的亚洲想象成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中国就像家里那个突然长高、力气变大的小伙子,干活勤快,置办的家当也越来越多。而日本和韩国呢,就是住在隔壁的两户人家。他们地理上和我们一衣带水,是实实在在的邻居,但在心里面,却一直把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大叔当主心骨。
表面上来看,大洋彼岸的那个大叔给了日韩安全,要钱给钱。乍一看有个大叔罩着,但仔细品品,却是细思极恐。
![]()
这个美国大叔现在是个什么样的境况呢?
肌肉还在,但是钱包瘪了。
没钱了怎么办呢?很简单,直接找小弟要钱就行。
川普找到日本和韩国,一开口就是9000亿美元,美其名曰是“保护费”。
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要把韩国家里84%的现钱一次性掏空。
韩国的总统李在明直接说了实话:这钱实在给不起。
这就像邻居突然要你把大半辈子的积蓄都交出去,任谁都得急得睡不着觉。
川普吹嘘自己以关税政策替美国带来庞大收入与投资金额。
其中,日本和韩国两个小弟承诺,会给美国带来9000亿美元的投资。这笔费用,被川普说成是“预先支付”的费用。
当然,这只是他反方面的宣称。
东京和首尔听闻这个消息,直接傻眼了,自己可压根没有答应要预先支付这笔款项啊?
好家伙,原本以为是罩着自己的主心骨,扭头过来吸自己的身体回血。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一个道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大哥今天没钱了来要钱,明天资源没了就来要资源。
总归就是一句话:大哥缺啥,小弟就得贡献啥。
倘若中国没有崛起的话,日韩这两个小弟,哪怕被大哥吸血,倒也还能在穷亲戚面前摆摆谱。
但是呢,中国崛起的势头已然是挡不住了。
曾经自己看不起的那个穷亲戚,现在穿金戴银,翻新旧楼房。
反观日韩,除了身上趴着一个吸血的大哥之外,还有两个更为尴尬和纠结的点。
![]()
战略捆绑
尤其是韩国,他有一个很尴尬的点存在,对于大韩民国这么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国家而言,简直就是甩不掉的耻辱。
韩国,居然没有“战时指挥权”。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旦发生了战争,韩国人自己没有权利指挥自家军队,只能是美国人来指挥。
可笑不?可笑至极!
美国和韩国在1953年8月8号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这份条约于1954年11月17号正式生效,而且是无限期有效!
根据条约,美国在韩国驻扎了近3万士兵,而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依旧被韩美联合司令部控制。
接下来,日韩还有一个共同的尴尬点。
这两个主权国家都有美国驻军。
美国在日本拥有120多个军事基地,5.3万驻日美军;在韩国拥有73个军事基地,2.6万驻韩美军。
这些美国大兵犯法了,日韩是没有权力处置的,只能交给美军自己处置。
风水轮流转,天道好轮回,这不就是当下的“新租界”嘛!
虽然菲律宾和泰国也有美国的军事基地,但是和日韩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赶不上日韩这两个老哥的风头。
美国在日韩还部署了不少导弹。
这要是放在以前吧,咱们确实会害怕,真怕拦截不了。日韩把自己导弹看成了自己的实力,也是耀武耀威。
当年,老美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咱们可是举全国之力抗议。
现在呢?
国人谁还会关心这些问题。不管你部署多少导弹,我们不仅有信心给你拦截了,还能反手送你一个大烟花,就看你能不能拦截。
![]()
这样一来,好家伙,那些导弹反倒成了日韩心头上的烫手山芋。
我为啥这么说呢?
这些导弹一旦从日韩境内升空,对面的国家根本没时间去判断飞来的是板砖还是核弹。
在你死我活的巨大压力下,最理性的选择可能就是直接按下核反击的按钮。
我给你翻译一下,美国正在用盟友的国土,悄悄安装一个可能引爆地区核战争的遥控炸弹。而炸弹爆了,日韩第一个就得被炸成焦土。
美国呢?
他的本土远在太平洋另一边,可以悠闲的喝着咖啡看直播。
所以这真的是为了日韩的安全吗?
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利用日韩的绝佳地理位置,打造一条围堵咱们的第一岛链。放在之前那,这倒是确实管用,但是现在,却成了名副其实的马奇诺防线了。
要是哪天擦枪走火了,日韩就是冲在最前面的,名副其实的炮灰。
日韩和老美进行战略捆绑,短期内确实是见效的,但长期来看,却是昏招。
但是呢,作为小弟,他不能有反对的声音。
你以为日韩不想打破和美国的战略捆绑吗?
他们可太想了。
面对日益崛起的亚洲,和美国捆绑在一起,一方面得不到邻居的信任,另外一方面又丧失国家的独立自主性。
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在日韩的眼里,那可是时刻顶在脑门上的枪口。尤其是日本,更是害怕这黑洞洞的枪口。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可怕的困境,一方面想摆脱和美国的战略捆绑,想要独立自主,想要国家自尊心;另外一方面呢,又不得不持续加深和美国的战略捆绑。
在这方面,日本尤为显得拧巴。
他想在国际上,尤其是在邻居们面前树立一个友好和平的形象,想要邻居们忘记当年的历史。但是呢,他一方面又想重塑过去的荣光,另一方面又害怕邻居报复。
你就说拧巴不。
![]()
一个崛起,两个衰落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5%,如果按产能算的话,这个数字可能超过50%。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绝对的体量和成本优势面前,一旦进入全面竞争,日韩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更要命的是,日韩这两个国家是属于典型的资源输入型国家,对外进口依存度高达70%。
也就是说,一旦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被掐断,都可能引发一场经济大地震。
更让他们发愁的是,自己最拿手的本事现在也遇到了挑战。
以前全世界造大船,都要看日本和韩国的脸色。
但去年发生了一件让业内震惊的事:
一家意大利公司把建造17艘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的订单,全都交给了中国船厂。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船厂的报价更合理,而且能保证按时交船。这就像以前只会找老字号裁缝做衣服的顾客,现在都转向了手艺好、价格公道的年轻师傅。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变化更加明显。
以前大家抢着买日本电视机、韩国手机,现在中国的家电不仅质量跟上来了,价格还更实惠。
很多人家里的空调、洗衣机不知不觉都换成了中国品牌。
这种变化是慢慢发生的,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般,悄然改变着,准确的说是重新塑造老百姓的观念。
有意思的是,日本和韩国自己之间也经常闹别扭。
2019年的时候,日本因为二战时期的旧账和韩国闹翻了,一气之下,决定不再把造手机和芯片最重要的三种材料卖给韩国。这对韩国打击很大,就像炒菜的时候被人突然掐断了煤气。
虽然韩国很生气,但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在很多关键材料上,他们一半以上都得从日本进口。
这两个邻居就像一对经常吵架但又不得不往来的亲戚,谁都离不开谁,可在一起又总是闹矛盾。
真是有趣至极!
![]()
现在的日本和韩国,最苦恼的莫过于:
他们既离不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又放不下对美国的安全依赖。
这就像一个人,把两只脚分别踩在两条越漂越远的船上,站不稳当,心里发慌。
美国要求他们把工厂搬到美国去,可他们在中国的生意又放不下。
这种两头为难的滋味,确实让人尴尬,让人纠结。
说到底,随着中国的崛起,现在的亚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
日本和韩国的尴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还没完全适应这个新时代。
这就像一场舞会换了音乐,有的人却还在按原来的节奏迈步,难免会踩错拍子。
未来的路怎么走,既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也要看整个亚洲大家庭如何相处。
毕竟,好邻居才是无价宝,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后记
日本和韩国,怎么说呢,确实也挺可怜。
或许,这也是小国的悲哀,是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生存的悲哀。
日韩,如今都还活在一个幻觉中,认为只要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就能维持过去的繁荣,甚至能压制住中国的崛起。
但是呢,有这么三个很关键的事,他们却看不到。或者说,看到了却无力改变。
他们没法子搬家,只能和中国成为邻居;
他们也没法摆脱经济上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
他们更是无法摆脱,成为大国博弈第一战场的尴尬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