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1日讯 金秋时节,正是粮食抢收抢晒的关键时期。连日来的持续降雨,导致粮食面临发芽风险。德州市陵城区迅速启动粮食烘干应急保障机制,采取分类收购的方式,全力守护百万亩玉米安全归仓。
在陵城区边临镇粮食烘干服务点,家住徽王庄镇西刘村的刘建强将自家提前收获的40亩地玉米全都送到这里。由于储存不当,部分玉米都已经发芽。烘干塔点将他家的玉米全部收购,让他悬着的心落了地。
陵城区徽王庄镇西刘村村民刘建强说:“价格也行,八九万斤都拉这来了。在附近有这么个设备还挺好,如果不送这来,在家里全得生芽,捂了都。”
与其他烘干服务点不同,边临镇粮食烘干服务点采取“不拒收”原则,打破传统烘干点仅收购优质粮的惯例,明确接收发芽玉米,避免农户因粮质问题无处销售。
陵城区边临镇烘干服务点负责人李万岭介绍说:“我们这里仓容是8000吨,4个立体仓,日烘干能力是500吨,24小时烘干。另外进行分类收购——没长芽的玉米、没坏的,我们送饲料厂;长芽的玉米我们也收,送有需求的厂家。”
应对当地连续出现的阴雨天气,陵城区迅速对全区所有粮食烘干主体、烘干设备数量及烘干能力进行摸底排查,13支乡镇应急作业服务队下乡开展全天候服务,及时公布烘干点所在位置、烘干能力和服务热线,16个烘干点位的22台(套)烘干设备能开尽开。
夏庄村村民麻少林说:“下了十来天的雨,棒子都生芽了,幸亏送到烘干塔这来了。一下雨,整宿睡不着觉,送来就放心了。”
陵城区边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凯表示:“我们全面启动了‘晾晒、烘干、脱粒、代存、代售’全链条服务,镇上成立了‘党政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42支志愿服务队,到村、到地头指导广大农户有序开展抢收抢种工作。同时,我们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做好抢收、晾晒、运输等帮扶措施,最大力度降低群众损失。”
闪电新闻记者 周树茂 陵城融媒记者 李红欢 刘新玉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