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一段时间社交平台都充斥着“培育钻白菜价”、“黄金才是王道”一类的信息,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跟我有一样的烦恼。难道说天然钻石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大NO特NO!全球时尚媒体WWD (国际时尚特讯) 新鲜出炉的《天然钻石消费市场与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早已做出了回应。
作为资深钻石粉,我第一时间扒拉了这份报告,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拆解一下开篇的部分:这简直就是一部天然钻石的“硬核生存史”和“高光反击战”!看完只想说:那些不看好天然钻石的,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它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真正经历过地质亿万年捶打、穿越过无数经济寒冬的“韧性之王”。
今天我将化身“课代表”,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同样喜欢天然钻石的朋友们拆解白皮书第一部分到底讲了什么,保证让你看得明白,看得过瘾。
![]()
Part 1: 钻石的“韧性”启示录
本篇报告人狠话不多,开头就定调——天然钻石是“奢侈品里的特种兵”,更是观察“时尚产业韧性”的绝佳样本。
我们为什么需要“韧性”?报告给出了回答:世界变化太快,而天然钻石不光能适应经济起伏、技术变革以及消费者口味变化,还给整个时尚界打了个样——如何把“稀缺性”变成情感上的“稀罕物”。
这可不是随便写写,WWD做了超深度调研,彻底搞清楚了天然钻石目前的处境和未来的出路。在本章结尾,白皮书做出了精彩的剧透:供应在收紧,消费在分层,但钻石凭借“悦己、传承、投资”等新引擎,正在爆发新增长!
Part 2: 历史高光时刻:钻石的“穿越大片”
天然钻石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百年来栉风沐雨,如今的江湖地位更是在一次次危机中拼搏出来的!让我们用电影视角去打开天然钻石的来时路:
第一幕:崛起(1867-1905):南非发现钻石,戴比尔斯成立,全球钻石贸易火热;
第二幕:情感(1930s-1950s):大萧条+二战,日子实惨,但人在低谷更需要情感寄托,戴比尔斯祭出世纪金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A Diamond is Forever),瞬间引爆婚庆市场,销量暴涨300%!这波操作简直是钻石史的封神之战!
第三幕:进化(1970s-2000s):随着全球化,中国等新兴市场富起来了。钻石行业也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此时“金伯利进程”横空出世,溯源让大家买得安心。
第四幕:新时代 (2010s-今):科技猛冲,经济格局重塑。培育钻来了,但高端钻石玩家们一点不慌!他们通过极致稀缺讲故事如Graff花5300万美金买1109克拉大钻强调“地质奇迹”光环。与此同时,技术赋能也逐渐透明化:无论是戴比尔斯的溯源平台Tracr™,还是周大福的T MARK技术,都能让你清楚知道钻石的“前世今生”。更高端的技术疯狂圈粉Z世代!
看完钻石的奋斗史,有没有觉得它超励志?打不倒它的危机都让它变得更强大,这也得益于它的核心价值从未改变——时光淬炼的稀缺性+人类赋予的情感联结,二者缺一不可。
Part 3: 现在进行时:市场的多引擎驱动
诚然现在的钻石市场水深火热,但这是结构分化的必然结果。
A. 宏观分化:目前中低端承压严重,全球经济疲软,大家花钱都谨慎,价格敏感度UP。培育钻更低廉的价格抢走了部分预算有限的买家。但高端坚挺甚至更火:对中国高净值人群来说,天然钻石兼具情感价值和资产配置价值,是情感+财富的双重保险箱。
而大牌们也在拼命加码,戴比尔斯区块链溯源,周大福炫彩钻艺术展…都强化了天然钻石的独特性、收藏性和文化厚度,精准戳中高净值人群的心巴啊!
B. 消费需求回暖:婚庆仍然是天然钻石的基本盘。2024年底全球钻石交易量涨了12%,91.3%的人买钻石是为了婚庆纪念,小克拉也开始回升,信号积极。
另一方面,Z世代正改写钻石剧本,钻石不再是爱情专属。高达89.55%的年轻人认为钻石也可以是友情、亲情、自我犒赏的象征,因而“悦己消费”诞生。男士钻石饰品同步兴起,不再限制性别更是年轻人的菜。
同时款式也越来越新潮,2025年的三大趋势分别是高净度钻石、异形切割、大克拉。钻石成了时尚社交的硬通货门票。
![]()
Part 4: 直面挑战:竞争格局大洗牌
本篇报告相当客观,没有回避而是直面问题:黄金和培育钻确实带来了压力,但这也是天然钻石加速“分层”、聚焦核心优势的契机。
先说说面临的问题:
A. 黄金的“工艺+保值”双杀:金价上涨,大家觉得黄金更保值,因此在婚庆和日常场景抢占份额;工艺大升级更是杀手锏,“古法金”超火,设计也越来越年轻化,疯狂吸粉年轻一代,的确分走了一部分中端钻石需求。
B. 培育钻的“价格+产能”冲击:中国河南产能充沛,年产400万克拉,“克拉自由”口号不是盖的。从价格来说,培育钻的毛坯价四年跌了85%,1克拉培育钻成品(带戒托)只要2400元,而同规格天然钻要3.6万-12万。这对预算敏感的中低端市场冲击巨大。市场渗透也很严重。数据显示培育钻消费者里90%都买过天然钻,说明部分消费者转向了“性价比”。加上部分巨头入局,如LV、Gucci、施华洛世奇等都开始出现培育钻身影,更影响了市场趋势。
再对应说说天然钻石的反击与坚守:
A.战略调整:为应对中低端压力,戴比尔斯直接关闭了裸钻业务,为了表明坚定的立场更是直接关闭了自己的培育钻品牌Lightbox,大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B.技术筑墙:利于消费者鉴别天然钻和培育钻,戴比尔斯推出“DiamondProof”检测设备,强调“数十亿年形成”的天然唯一性。
C.标准升级:认证机构(如IGI)也在进化,用数字化(Swiftcert系统)等手段提升天然钻石认证的权威性和效率,从“质检员”向“价值官”转型。
总而言之,市场竞争确实激烈,但天然钻石行业的反应很明确:不在低价泥潭里打滚,关停非核心业,转向战略聚焦。
五、结尾:总结升华
以上就是WWD白皮书第一部分的内容,是不是相当精彩呢?
所以那些鼓吹培育钻的论调,此刻就显得有点短视了。白皮书第一部分清晰地告诉我们:天然钻石的根基从未动摇,它只是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更加聚焦于它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那份源自地球深处、历经亿万年的天然稀缺,以及人类赋予它的、超越物质的情感与传承意义。
无论培育钻的走势如何,至少在高端情感价值以及收藏投资领域,天然钻石的护城河只会越来越宽,它在经历一场华丽的“价值重塑”和“战略升级”。
作为天然钻石的爱好者,这份报告看得我热血沸腾!下次再有人说“钻石智商税”,别再傻乎乎地相信了——天然钻石是时光的结晶,情感的载体,价值的传承。它的璀璨,属于懂得欣赏它用亿万年积淀出的真正价值的人。
让我们一起期待白皮书后续更精彩的内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