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方低温破纪录,南方最高38℃,这天气咋就乱套了?

0
分享至

来源:央视网

10月本该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然而今年的金秋

我国南北方天气

却上演了一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北方多地持续暴雨

南方多地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38℃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

未来的气候真的会变得越来越极端吗?

“副高”赖着不走

北方秋雨不停

这个十月,北方的雨仿佛开通了“自动续费”套餐,不仅雨日多,而且还“下得认真”。10月1日至9日,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共6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打破当地10月单日降雨纪录。

要知道,常年10月一整个月,华北中南部、黄淮地区降水日数平均才只有4至6天左右,大雨及以上日数更是少之又少。

以北京为例,今早,持续了三天的秋雨总算告一段落。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介绍,本轮降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雨势平缓;整个降雨过程超过70小时,全市平均降雨量大,是1951年以来10月上旬最大的一场雨,排在历史同期首位。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10月10日至13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多降雨,江南大部则高温天气持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提示,此轮降雨过程虽然雨势总体较为平稳,但雨带移动较慢,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较大,需重点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以及对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

具体而言,降水方面,10日至13日,降雨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及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

其中,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山西南部等地暴雨概率高,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但局地短时雨强较大。

“今年10月上旬,北方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确实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

多位受访专家分析指出,近期北方降水偏多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持续稳定控制长江及江南地区。更形象地说,副高如同一个巨大的“暖气罩”,被其笼罩的南方地区晴热干旱。副高在南方“赖着不走”,就会形成一个“水汽传送带”,把海上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输往北方,这些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形成了持续的秋雨。因此,看似截然相反的南北方天气,实际上正是副高这枚“硬币”的两面。

在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看来,进入秋季,副高本应向南撤离,但相较常年同期而言,其位置异常偏北,强度异常偏强。王国复认为,副高如此“顽固”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全球变暖让副高长期增强,影响范围逐渐北扩;另一方面,拉尼娜等现象改变了海水温度,进一步助推了副高的异常。与此同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偏弱,未能形成有效阻挡,从而为副高的滞留敞开了方便之门。另外,活跃的台风,也形成一道屏障,牵制了副高向南撤离的脚步。

南方仍是“火炉”

桂花盛放期因温度而推迟

气温方面,冷空气对华北、黄淮等地的降温影响将趋于结束,但受补充冷空气和持续降雨影响,气温偏低的状态仍将持续。反观南方,在副高掌控下,未来一段时间“秋老虎”将持续发威,不少地方最晚高温日纪录被不断刷新,热意不减。

天气的异常表现,被人们敏锐地捕捉到了。例如,杭州有市民发问:“往年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前后,走在杭州街头就能闻到阵阵桂花香,今年这份期待却落了空——难道连桂花都被这天气‘热晕’了?”

对此,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崔寅介绍,自今年8月初以来,杭州出现持续高温与降水偏少,这种干热天气不利于桂花花芽的萌发与绽放。浙江省气象局宣传科普首席专家楼茂园表示,这与去年气候情况相似,今年夏天以来长三角地区整体持续高温少雨,桂花开放普遍推迟。

这只“秋老虎”到底何时离开南方?王国复指出,由于副高异常强盛且稳定,预计未来三四天,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等地还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江西及其周边高温最为强劲,湖南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最高气温还可能达到37-39℃,炎热程度历史同期少见。王国复进一步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13-15日将会有少量冷空气南下,南方高温在14-15日将略有缓和,但不会完全消退。预计21-23日,将有一次中等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届时南方“秋老虎”才有望彻底缓解。

王国复表示,“北湿冷、南干热”的气候格局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带来显著挑战。北方持续低温阴雨,可能导致作物减产、病虫害频发,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南方则因高温干旱,面临作物大范围受灾、灌溉水源枯竭等压力,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急剧升高,可能严重威胁生态平衡。与此同时,这种气候格局也给公众健康带来严峻考验:北方湿冷环境易诱发呼吸系统及风湿性疾病,南方持续高温则可能大幅提升中暑、心脑血管重症的发病风险,直接威胁公众健康。

多名受访专家强调,近期北方地区体感温度较低,公众可采用“洋葱式”三层穿衣法,即内层排汗、中层调节、外层防风,以灵活面对气温变化。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其需注意防护,必要时可开启取暖设备除湿、保暖,避免长时间滞留户外湿冷环境中。南方多地持续高温,公众应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需做好防晒,及时补水。无论南北方,公众都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出行与着装,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应对当前异常气候带来的多重挑战。

天气会趋于“极端”吗?

许小峰认为,当前我国南北气候两极分化的格局,虽然出乎公众意料,却在气候科学的“预料之中”。他解释称,全球变暖导致大气的波动性增强,这意味着极端干旱和降水等事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也会出现波动,“该冷时不冷,该暖时不暖”的现象或将更加频繁。许小峰强调,这一趋势已不仅局限于我国,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攀升表明,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持续增多,2024年我国气候风险指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多名受访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副高的异常增强、西伸与北抬趋势,未来或更频繁出现。王国复认为,未来几十年内,高温、暴雨等将更趋频发。具体而言,江南、华南等地可能面临更频繁的高温热浪,北方地区可能迎来更多强降雨过程。

继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后,世界气象组织6月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超过2023年热度的可能性高达8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虽然人们无法预知气温纪录何时被刷新,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

表现剧烈的极端天气增多,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的警示: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

气候变化的背后,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雨水、温度等气候资源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应如何随之调整产业布局、种植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提升应对天气灾害的韧性和灵活性?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健康风险增加,人们应如何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

除了适应,我们能做的还有主动减缓气候变化。

2020年我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森林覆盖率达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双碳”不仅成为近年来社会讨论的热词,也正在深刻融入现实的生产生活中。

不断刷新的高温纪录、逐渐消融的冰川、更加极端的暴雨,正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次极端天气,都在以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警示我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来源丨央视网综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天气网、北京日报、中国气象局、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红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馆长公开质问郑丽文:两岸问题你站哪边?郑丽文的回答引人深思

博览历史
2025-09-11 09:34:22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欧洲车企付荷兰总部钱却拿不到货,中国公司要求重签合同再付款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1 15:50:54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赛季首败!文班亚马9分6失误罕见迷失,布克轰28+13打爆马刺

体坛小李
2025-11-03 11:37:02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王艺迪击败温特夺冠,松岛辉空战胜莫雷加德夺冠,都有把握

子水体娱
2025-11-02 22:40:55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固态电池被吹成“电池革命”?3大致命缺点,5年内难普及

沙雕小琳琳
2025-11-02 15:01:30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19:49:43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懂球帝
2025-11-03 00:14:31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算钱!法国赛国乒7人拿多少奖金?陈熠陪王艺迪,球拍胶皮引争议

体育大学僧
2025-11-03 09:21:08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认清现实!菲律宾慌了,发现美国根本靠不住

陆弃
2025-11-03 10:53:30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2:24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南书房
2025-09-28 23:01:03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林依轮26岁儿子庆生现场曝光,自家别墅小院种菜,四代同堂太温馨

鑫鑫说说
2025-11-03 10:34:18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京东汽车”终于来了!续航500公里,11月9日上市,剑指比亚迪海豚!

隔壁说车老王
2025-11-03 08:56:58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意外!曼萨诺曾在国安和申花表现不俗,为何如今中超没球队邀请他

小彭美识
2025-11-03 11:16:37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特朗普不装了,宣布全球进入“G2”时代,G7可能要单开一桌了

田园小归
2025-11-03 09:12:38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最强15级!新台风“海鸥”生成!广东迎冷空气,东莞未来天气……

东莞好生活
2025-11-03 09:35:39
2025-11-03 12:00:49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1201文章数 27058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家居
本地
亲子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专注力的真相,这3点比“不打断”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