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印象中,中国的对外形象一直都是很低调的。但是,自打去年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落到太平洋之后,突然就发觉苗头不对了。
怎么一向低调的中国,突然变得高调起来了?
原以为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打到太平洋只是结束,万万没想到,那却是一场盛宴的开始。
![]()
打那以后,各种新式装备层出不穷,一个劲儿的往外掏出来,简直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东风又放花千树,更吹落,万千导弹星如雨。
中国变了,以前那个韬光养晦、沉默内敛的君子,选择在一个关键时刻,清晰、有力地展示了他强健的体魄。新型战机、航母编队、战略导弹……这些过去只在传闻中出现的“国之重器”,如今接二连三地走向前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直白方式,向世界宣告自身的存在。
尤其是“93阅兵”,我们都在猜测这次导弹的射程会是多少?结果,直接亮出一句话“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亮瞎了眼,有没有。
这样简单直白、毫不掩饰的描述,以前可从没出现过的。
除此之外,亮相的还有惊雷1、巨浪3等一大批新式武器,完全可以做到“陆海空三位一体”全方位的打击,看得人眼花缭乱。
当全世界还未从93阅兵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后续的电磁弹射起飞,又给人一波震撼。
以我的了解,国家的每一次举动绝不是脑门一热拍板的。我们看到的任何变化,必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那么,中国为何开始频繁的秀肌肉呢?
这种变化绝非偶然。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秀肌肉”行为,其背后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向,是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身定位的精准判断。
我们必须认识到,国际社会的沟通语言正在发生质变。
![]()
过去几十年,我们习惯于一种“战略模糊”的外交辞令。
实力,我有,但我不说透,留有余地,保持回旋空间。
客观的说,这种策略在相对和平、各方尚存基本信任的时期是有效的。然而,当最基本的互信被单边主义、霸凌行径逐渐侵蚀时;尤其是世界存在潜在大战的时候,这种“实力模糊”带来的不再是战略空间,而是战略误判的风险。
我敢肯定的说,在“93阅兵之前”,在中国频繁秀肌肉之前,哪怕是美国,对中国的实力也存在着严重的误判,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军工方面,让西方世界惊掉了下巴。
以至于现在全世界都搞不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口袋里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
我还敢肯定的告诉你。
当今的世界,也就只有古老的中国具备最开明、也是最优秀的政治智慧,主要就是突出在一个“前瞻性”,这是由自身文化属性和文化基因决定的。
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我再简单的跟你解释。
在中国,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他具备的政治智慧都超过其他国家的人。
如果你的仇人,突然哪一天笑着对你说:来我家吃饭,我给你赔礼道歉。
中国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好家伙,这是“鸿门宴”啊!
“鸿门宴”,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一个历史压缩包,中国人只需要想到这三个字,立马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管中窥豹,就晓得其中的文化积累了。
好了,言归正传。
为什么我们一改往日低调的性格,开始频繁亮剑了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过于低调容易让人产生误判。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是西方掌握话语权的世界,这个世界被西方舆论包裹了太多年,在他们的选择性报道之下,很多外国人都以为我们还像几十年前一样落后。更离谱的是,居然还真有一部分外国人,到2025年了都还认为我们的脑袋后面有辫子。
![]()
离不离谱?确实很离谱。
他们长期沉浸在西媒构建的“信息茧房”里,对中国的认知严重滞后于现实,这种认知偏差是极其危险的,它会鼓励一些投机主义者进行“切香肠”式的试探。
这样的形势之下,很多国家压根就看不清他们和我们的真实差距。故而,他们会蠢蠢欲动也就很正常了。
菲律宾公务船非法侵入我国黄岩岛领海;
印度多次在我国边境地区挑事;
澳大利亚军机侵入我国西沙群岛领空;
等等,一桩桩,一件件,真的就是蹬鼻子上脸。
这些行为的背后,归根结底,就是这么一种误判:即使越线,你也不敢或无力做出强硬反应。
此时,如果继续保持沉默,只会进一步加深这种误判,让对方在冒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可能迫使我们不得不以更高成本来收拾局面。
说真的,这些人就是吃打不吃劝,你只有把他们打疼了,打服了,他们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是呢,咱们又不能直接动手揍,不能直接上手,就只能拿出锋利的剑:你若听不懂话,老夫也是略懂一些拳脚的。
所以得亮剑,必须得亮剑。
更何况当今世界已经到了矛盾大爆发的边缘。
从乌克兰平原到加沙沙漠,从缅甸丛林到叙利亚废墟,今天的世界正被战火撕撕的四分五裂,有些甚至把冲突升级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世界随时有进入三战的可能,所以现在就是最凶险的时候。
我们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样渴望和平,但如果把和平的希望寄希望于对方不要开枪,那还能叫希望吗?
所以,得亮剑,必须得亮剑。
当前的“亮剑”,是一种战略上的“清晰化”处理。
它等于在用一种国际上最通行的“力量语言”,发布一份无可置疑的公告:
我的底线在这里,我的能力在这里,任何误判都需要你自己承担后果。
这并非好战,恰恰是为了止战。
正如古人云,“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展示足以令任何侵略者望而却步的力量,是维护和平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很多国人并不清楚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秩序动荡重组的历史节点。
放眼全球,旧有的世界平衡其实已经出现了裂缝。在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之前,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权力真空期”,也是一个规则重塑的关键期。
在这样的时期,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焦点,就是为即将到来的新秩序设定规则。
而规则的制定权,从来都与实力地位息息相关。
中国频繁展示其在航空航天、电磁弹射、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领域的突破,正是在清晰地表明:
在关乎未来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核心赛道上,中国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这意味着,任何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国际规则,都是不完整、也是不具合法性的。
在我看来,这种展示,是在为未来的外交谈判增加至关重要的筹码。
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世界,无论是应对全球安全问题,还是参与科技标准制定,中国都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对象。
![]()
中国的声音必须被倾听,中国的利益必须被尊重。
这不是在挑战现有体系,而是在主张一个多极化世界中,一个主要大国理所应当的地位和权利。
最后,我想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智慧中,“低调”是一种修养,一种策略。
但当“低调”被曲解为“软弱”时,它就不再是美德,反而成了引火烧身的诱因。
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一些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屡次试探,其行为一次比一次过分,姿态一次比一次嚣张。
这种局面必须被扭转,而扭转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对方的幻想。
歼-35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东风系列导弹明确其覆盖范围,所有这些具体而微的画面,汇聚成一个宏大而清晰的战略信号:
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并且,我们拥有与这份决心相匹配的、日益强大的手段。
在外人看来,这又是一场中国威胁论,而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并不是威胁,而是用你明白的方式进行威慑。
这不是寻求冲突,而是预防冲突。
通过主动划清我们清晰的“红线”,明明白白的告诉世界,只要你别逾越这个红线,万事好商量。
就像当年抗美援朝,我告诉你不要越过红线,老美只当你开玩笑。
这次打疼了,长记性了。
越战的时候,我告诉你不要越过红线,这回还真就没有跨过红线了。
看吧,怪不得伟人说他们都是纸老虎。
只有打疼了才知道厉害。
中国划下的红线,实际上是在帮助国际社会建立更稳定、更可预测的互动模式。
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行动的边界在哪里,从而避免因误判而滑向谁也不愿看到的直接对抗。
这一切的根基,在于中国内在实力的系统性成长。
当然,所有的“亮剑”,其背后都必须有“剑”可亮。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不是凭空变出来的魔术,而是中国几十年来在科技创新、工业制造和人才培养领域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个系统性能力的体现。
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到工厂的精密制造,再到部队的训练整合,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任何一环的缺失,都无法支撑起如此密集而高质量的成果展示。
频繁的“亮剑”,在更深层次上,是中国整体国力,特别是科技与工业实力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成人礼”。
这是我们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发展模式具备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持续不断地为国家提供最前沿的安全保障。
回顾历史,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民族。
我们没有殖民海外的历史污点,没有主动挑起战端的记录。
我们最深切的渴望,是国泰民安,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让我们的人民能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懂得:
和平不是乞求来的,和平是需要有能力来捍卫的。
今天的中国选择“亮剑”,正是为了这个最朴素、也最崇高的目标——守护和平。
这是我们在告诉世界:我们手中紧握的,不是点燃战火的火把,而是驱散黑暗、震慑宵小、照亮和平之路的灯塔。
一个更加自信、更有能力的中国,不会是世界的威胁,而将是维护这个动荡时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至关重要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