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日益增长的今天,“公园城市”作为全新的城市发展范式,将城市从钢筋水泥的丛林转变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命共同体,它不仅是简单的增绿添园,更是关乎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方式、生活理念与治理体系的深刻革命,凝聚着回应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对此,“自然·共生名师讲堂”第三讲特邀著名生态学家陈家宽教授,以“建设公园城市的中国智慧与方案——兼上海建设公园城市的战略思考与建议”为主题,深度解读“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并聚焦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探讨其如何依托自身特质,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发展“高质量”,为全球特大城市的绿色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上海方案”。
欢迎相关从业者与广大市民报名参加。
陈家宽报告主题:建设公园城市的中国智慧与方案——兼上海建设公园城市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个人简介
陈家宽,生态学家与保护生物学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先后兼任国际生物科学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科技部“973"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咨询组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项评审组组长,原环保部、农业部、水利部和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生态红线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有关部委构建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战略决策、推进长江湿地网络建设、长江大保护及上海崇明东滩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讲堂将会系统阐述“公园城市”理念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的理论逻辑以及建设“生态城市”的紧迫性。报告将分析建设公园城市对于中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大意义,并重点以上海为案例,总结探索与实践经验,以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植物园、上海自然博物馆
支持单位: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活动详情
时间:10月12日(周日) 14:00-15:30
招募人数:70人
地点:上海植物园自然教育中心(近4号门)
报名方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关注上海植物园官方服务号进行报名,首次报名需完善个人信息。请根据提示填写姓名、年龄、手机、微信号等信息,系统将自动根据报名成功顺序录取,满额为止。请于报名前确认是否有时间参加活动,一旦报名成功请准时参加。无故缺席、外带未报名人员将扣除诚信积分20分(诚信积分初始值为100分,低于60分将不得参与主办方举办的活动)。如无法参加,请在服务号菜单“活动报名”中提前24小时以上取消报名。
上海植物园
将在10月12日 14:00 直播
预约
“自然·共生”名师讲堂第三讲
本次活动获得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3 DZ1204600)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No.24 DZ2306700)的支持。
审核:陈婷媛
编辑:谢臻阳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团队请至少提前3天联系,于工作日8:30-16:30拨打021-54363369*1017。详见官方网站。
游园须知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四号门(罗城路151号)】
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