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 源 |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封面新闻、上观新闻等
据10月10日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提交辞职申请,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核心职务,且该辞职事项已通过集团股东会与董事会的相关审议程序,完成内部任免流程。
10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从3名接近娃哈哈的知情人士处获悉,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召开董事会,除了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外,还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
![]()
针对上述信息,对此娃哈哈相关人士回应:“属实”。但未进一步透露此次人事调整的具体原因,以及后续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的接任人选安排。
![]()
图据上观新闻
有分析认为,宗馥莉放弃娃哈哈集团治理权,可彻底摆脱第一大股东与原有体系的制约,全力运作自有品牌“娃小宗”。该品牌归属宏胜旗下,无需受制于娃哈哈集团股东会,相当于为她掌控的关联企业开辟了“独立战场”,其此前推动的人事改革、数字化布局,或已为新品牌铺路。
宗馥莉作为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女儿,此前长期深度参与集团运营,其职务变动被外界视为娃哈哈治理结构调整的重要信号,目前娃哈哈集团后续战略方向及管理层衔接仍存关注。
1
商标使用“不合规”?
另外,有消息称,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今年2月至5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的商标,状态大多处于“等待实质审查”,但商标国际分类32类啤酒饮料、29类食品、30类方便食品的商标申请已完成初步审定。
9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娃哈哈内部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因娃哈哈品牌到期而不能继续使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只好另起炉灶。
据悉,因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因此,就连宗馥莉也可能面临无法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境遇。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已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严学峰被外界认为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的“心腹”,以及娃哈哈集团的核心人物。
10月2日,据财新网报道,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立案通知书已经发送给娃哈哈集团党委。另有媒体报道称,严学峰在10月5日被解除立案审查。
严学峰现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是公司的核心高管之一。工商信息显示,严学峰在与娃哈哈有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
在严学峰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之后,宗馥莉也传出“被带走”的消息。不过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宗馥莉在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0月9日正常上班。
![]()
2
将独立经营“娃小宗”
今日早间,“娃小宗”已在一家社交平台注册账号,认证的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审核时间是9月30日,粉丝暂时只有112人,尚未发布任何内容。
9月13日,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一份内部文件流出,其中提到,“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
文件还提及,“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目前,“娃哈哈”品牌商标价值超过900亿元。
3
宗馥莉仍是娃哈哈第二大股东
![]()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还未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依然是宗馥莉,同时她也是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
宗馥莉名下关联210余家企业,其中200余家为存续或开业状态,包括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宗馥莉在上述企业中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并持有10余家企业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宗馥莉第二次选择辞职。
此前的2024年7月,宗馥莉的一封请辞信在网上流传,由于公司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娃哈哈集团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宗馥莉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这场请辞风波,以宗馥莉不久后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而告一段落,也被市场解读为宗馥莉意在“以退为进”。
现阶段,从股权架构看,娃哈哈集团有三方股东:宗馥莉持股29.40%,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00%,娃哈哈集团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持股24.60%。
![]()
4
难解的民企传承困局
近日核心成员严学峰被调查等事件,均反映出娃哈哈内部的动荡。结合2024年宗馥莉正式接棒以来的一系列战略调整轨迹,本次事件折射出的困境,远非表面职务变更这么简单。
宗馥莉自2004年归国后,便以“实习生”身份深入娃哈哈基层,历经近二十载的漫长培养周期。期间,她主导推出的KellyOne个性化定制饮料、跨界AD钙奶冰淇淋等创新尝试,无不彰显其对接年轻消费市场的渴望。
她通过更名旗下公司、调整管理架构等方式推进改革,但遭遇员工反对,争议焦点集中在“掏空娃哈哈”的质疑。 在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公司股权架构也回归三方平衡。但因员工持股会股权未完成变更,宗馥莉目前仍面临法律纠纷和内部阻力。
从公开数据看,宗馥莉掌舵的宏胜饮料集团曾创下集团三分之一的营收占比,证明其并非缺乏实战能力的“空降兵”。但当她进入更为庞大的娃哈哈主体,面对父亲宗庆后数十年构建的深度分销网络与稳固管理文化,任何结构性调整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娃哈哈的治理结构,长期以来带有深刻的创始人烙印。创始人宗庆后以“家文化”管理著称,事必躬亲的经营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成效显著,却也导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当企业规模突破800亿元时,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必然面临效率瓶颈。
宗馥莉的西方管理教育背景,更倾向于制度化、流程化的治理模式。她曾公开表示,企业需要从“人治”走向“法治”,虽然去年7月初曾发生短暂的辞职风波,但很快平息。然而,过去一年来,宗馥莉一直在毫不停歇地强化她对娃哈哈集团的掌控。
今年7月,三位“同父异母弟妹”的现身,将宗馥莉置于巨大的漩涡中心,娃哈哈集团也遭遇了创立三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风暴。
目前,哪一方对于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具有决定权,依然难以确定,但可能是宗馥莉决定另起炉灶的重要导火索。她创立的“娃小宗”能否再造辉煌,也值得关注。
对于创业38载的娃哈哈来说,未来建立清晰的决策机制与权力过渡方案,比选定接班人更为关键。因此,宗馥莉的“进退”不是终点,当外界的目光不再聚焦在接班人或者创始人身上,娃哈哈才能真正完成现代化治理的蜕变。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