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一次中央会议上,开国上将张爱萍被一些人的话气得直拍桌。他毫不客气地骂道:“这是借公肥私!这是学军阀那一套,必然导致腐败!”究竟是什么样的主意,让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开国上将这般生气?
军队经商的过去与现在
令张爱萍勃然大怒的是有人公开宣扬军队经商的好,他旁征博引、极力驳斥这种论调。然而因为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财政实在有限,中国还是开了这个口子。
![]()
军队参与商业活动对军事专业精神的侵蚀尤为明显。当军事指挥人员将精力转向经济效益,作战训练和战备建设必然受到影响。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教训:解放战争时期,部分部队过多参与生产活动,导致前线作战力量不足。后来经过整顿,将商业活动与军事职能分离,部队战斗力才得到恢复。
权力与商业结合也带来了腐败风险。军队的特殊地位可能使其在商业活动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破坏市场秩序。此外,军事科研和正常建设也受到冲击。在军队经商时期,国防投入被分散,一些重要项目进展缓慢,专业人才流失,对军队长远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
实际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早就照见了诸多悲哀——当国家安全屏障与市场利益产生交集,带来的或是难以预估的风险。
军队经商在中国历史上已有先河。宋朝因以募兵代赈导致了冗兵,庞大的军费开支国库吃不下来,军队经商就成了上好的妙方。士兵既然不打仗也要养着,那就创造点价值出来。皇家镖局就此诞生,士兵们平日里就成了从事“纲运”(官府长途贩运)的杂役。
![]()
与此同时军营里庞大随军军属队伍也要过日子,于是军营里开起了各种作坊、店铺,甚至是青楼楚馆。小店一开,没什么事的士兵要不要回家帮忙?自然是要的。
层层放松之下,军事训练反而成了军营中最不重要的一环。最后养兵众多的宋朝反而出现了遇攻即溃的局面。而八旗军的衰败与国民党军阀的教训,同样验证了军队向钱看齐的危害。
及时掉头的中国军队
中国允许军队经商是特殊的困难时期的无奈之举,随着实践深入,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中国很快就选择了“及时掉头”。
![]()
1998年,中央作出“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经商活动”的重要决策。这项决策得到了彻底地落实,军队的所有经营性企业都被移交或撤销,军事与商业彻底“分手”。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的决策显示出前瞻性和必要性。比如越南与印度,他们就把自己变成了活生生的反面例子。越南军队大搞“经济建设”,军方成了“首富”,军事决策被ROI(投资回报率)左右,众将领心中早已忘记战斗力三个字。
![]()
而支持军队经商的印度则同样面临巨大的困境,凡国防下属企业维修的飞机事故率都居高不下,凡军队采购预算必混杂着巨大的油水“支出”。
历史证明,军队的专业性和纯粹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军队与商业活动的分离,保证了军事力量能够专注于其核心使命,为国家稳定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殿治.论军队、武警部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J].军事经济研究,1999(08):7-9.
[2]张爱萍:坚决反对军队经商[J].传承,2014(01):1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