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这么厉害,三国里还有谁能硬扛他一百招?”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疑问。有人说至少有十人能在赵云手下撑过一百回合,其中两人还能打赢他,三人胜负难料,剩下五人必败。话说归话,真相到底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那两位遇赵云必胜的,让人谈之色变。第一位便是吕布。虎牢关前,吕布从一名布衣将军,跃居天下第一,他的升迁速度,简直无人可比。当年他以一敌二硬撼关羽张飞,两兄弟联手也难撼半分,逼得刘备只好上阵助阵。拂晓将至,战鼓声声,吕布手持方天画戟,披星戴月冲杀,张飞丈八蛇矛直指他面门,吕布却一个翻滚闪过,戟尖擦过张飞马腿,银光闪过,尘土飞扬。只见他跃上战马,甩头仰天一声长啸,气势盖过群雄。这样的吕布,纵使赵龙骑着白马,手握青龙偃月刀,也必败。
第二位是兀突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碰到的最强对手非他莫属。兀突骨身高一丈八,自带鳞甲刀枪不入,仗着天然防御,哪怕是赵云的长矛,也无从伤他分毫。更奇的是,他的坐骑非战马,而是战象,踏地如山,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敌军溃散。他仗着身高体大,挥舞长枪,每一次刺击都带着山呼海啸般的威力。若真同赵云硬碰硬,必将他撂到马下。
![]()
接下来要说的是那五位遇赵云必败的。先说马超。葭萌关之战,他和张飞打平,自此自负盲目,常在军中高声谈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直到绵竹一战,赵云突然现身,迅雷不及掩耳地斩将还。当时夜色幽暗,只见赵云一条银色身影在马群中穿行,一刀接一刀,刀光映脸。马超见状,连忙勒马后退,暗自忖度:“此子功力,竟如此深不可测。”马超一向自称西凉铁骑之首,但对上巅峰期的赵云,只能败走。
再说文丑和颜良。白马之战,颜良仅二十回合便斩徐晃,文丑和赵云交手五十回合难分胜负,实乃实力相当。但赵云后来经年累战、屡过生死,武艺更进一层楼。若再重来,二人恐怕连满百都撑不到。尤其是文丑,顶着张辽等人围攻,早就筋疲力尽,何谈一百招?
![]()
再看许褚和典韦,两人曾鏖战一天,难解难分,可许褚在穰山一役与赵云交锋时,第一次虽打平,第二次就明显落下风;典韦也在护卫曹操时,多次为主挡险,虽勇不可当,却始终没有赵云那样的机动与冷静。赵云一次长矛击碎典韦盾牌,典韦只觉背心发凉,便知不敌。
最后一位是黄忠。汉水之战,黄忠被张郃徐晃围困,苦苦支撑却无力突围。与此同时,赵云刚与张郃交手,张郃退隐两年,足见差距。黄忠虽箭术惊人,却难以近身拼杀,若遇赵云,必定败下阵来。
![]()
剩下三位,则胜负难料。关羽、张飞、颜良。先谈关羽,“武圣”之名不是浪得虚名。土山之战,他独自斩徐晃许褚两员大将,势如破竹。若和赵云较量,完全看两人当时的状态。两雄相对,必是旗鼓相当。有人说关羽稳重如山,赵云机敏如龙;也有人说赵云身法卓绝,关羽攻防兼备。不问结果,只见布衣战场上,刀光与枪影交织,两人咬牙坚持百回合,难分伯仲。
张飞则更为凶烈。他曾与吕布大战百招不落下风,自此在军中仗着自己枪法骄傲无比。他若一枪点在赵云肩头,说不定赵云也得踉跄数步;可赵云若一个闪身,张飞的矛尖也只能击空。两人对决,看似平手,却是针尖对麦芒。能否在百招后见生死,就要看谁先露破绽。
![]()
颜良虽早死,但他二十回合取徐晃人头的战绩,足以证明他不俗。如果颜良再有机会与赵云交手,也定能撑过百招。至于胜负,还得等他长枪一合,才知道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有何妙策来搅局。
说到这里,不少人会问:“这些推断,究竟是谁下的定论?”其实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原著记载,结合各路史料和演绎见闻。因果很简单:逢强者,必看当时状态和境遇;碰巧能一较长短,胜负亦难预料。
![]()
有人说,你把这十人放一起乱斗,究竟谁最强?或许会改写那句老话:一吕二兀突,三关四张,五赵之后少典韦。但在真正的沙场上,场地、士气、援军、阵法,甚至天时地利,都会左右胜负。正所谓“兵者,诡道也”,谁能预见下一招?谁又能料到对方心中盘算?
结尾不妨留个悬念:你心中认为,除了吕布和兀突骨这两位铁打的强者,还有谁能在赵云铁骑下一百招不败?又有谁会在战鼓响起后,首当其冲倒下?欢迎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掰扯掰扯。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