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场NBA季前赛中国赛——篮网vs太阳,赛前最大的悬念其实就围绕着两个主角转,一个是布克,一个是曾凡博,布克就不说了,国内外号召力都在线,球迷纯喜欢实力挂的;而曾凡博这边,压力其实更大一些——全场就盯着他看,想看中国球员有没戏进NBA,结果看完上半场,大部分人估计就憋着一口气,准备评论区爆了,毕竟他整一节没上场,等到第二节登场,网友们刷屏“摆烂预警”,就这出场,谁能不着急。
比赛进程上的争夺倒没那么复杂,篮网这边明显进入状态更快,开局直接9-0防守反击,太阳那边伊戈达罗靠罚球才破冰,狄龙开局三分打铁,曼恩转换三分,分差到两位数,连暂停都救不了太阳,托马斯再来一记追身三分,篮网直接把比分拉开到20-4,这开局节奏,场面一度像极了家长带的少年队打职业,碾着太阳走,太阳只能靠狄龙孤胆硬扛,情绪拉满,不过无力改变第一节篮网39-29领先的现实。
但问题来了,网友看的是中国球员能不能打出来,结果第一节曾凡博直接全程坐冷板凳,气氛都有点微妙,赛前炒得那么高,结果基本就是个吉祥物设定,这一操作,大多数懂球的都懂,NBA季前赛本质还是外援练兵,曾凡博能不能碰球,全看教练组心情,第二节替补上场时,气氛其实瞬间提档,球迷们期待他能像杨瀚森那种有点存在感,结果刚下来,曾凡博一波高强度防守,直接兴奋过头连吃犯规,对位的是布克和狄龙,说难其实也不难,但问题是他根本碰不到球,进攻端基本被无视,看着像是走过场,连观众席都直呼“太摆烂”,这边境跟以前中国球员试训NBA时真没什么区别,火气是真的压不住。
![]()
同时,太阳暂停后比开场强一点,防守硬度提了不少,分差缩小,一度看得出来狄龙拼得挺凶,状态够狠,甚至让比赛天平有点微妙变化,但整体来说,篮网还是高效控场,点到即止,看阵容基本就是新秀带主力刷经验,太阳的阵容其实也没那么完整,该冲的都没全力冲,双方替补对决更像是给观众交作业,布克到第三节小高潮阶段爆发,带队拉回分差,这时候国内球迷嘴上不服,心里其实还是得给布克点赞,这种级别的球星,场上执行力就是不拉胯。
说回曾凡博,其实这一场能上场就是机会,对位的也都不算菜鸟,但教练组明显没让他释放自己,明摆着防守端做个样子,进攻基本无参与,球权没人分给他,场边甚至有球迷喊“放开打”,但现实是曾凡博一整个被无视,镜头每次扫过他,大家都在找突破点,结果一下下失误犯规,慢慢又坐回去了,说到底,这种角色跟当年的巴特尔、丁彦雨航那种试水美职篮的体验差不多,去了就是排个资历,真要出头,难度太大了,篮网现在这种风格,留人基本就看天赋和即时表现,一场打不出来,想要留队几乎没可能。
横向对比,这场中国内线出头概率还不如杨瀚森,虽然网友经常调侃“去欧洲澳洲刷经验也行”,但纯看这场表现,曾凡博目前的定位就是吉祥物,远离舒适区确实是条路,可真要冲击NBA核心轮换,说实话,路还长得很——天赋、身体、战术意识都要上强度,这种摆烂级别的表现,教练组不会给二次机会,毕竟数据和存在感都不在线。
![]()
整个比赛下来,其实冲突感还是有的,球队摆阵容,球员拼表现,教练组看结果,上场的人数有限,机会都在分秒之间,球迷也盯着,谁能出头谁就能带动舆论氛围,不过中国球员这个板块,说期待归期待,现实还是很冷静,除了杨瀚森偶有亮点,整体还是被NBA队伍压制,偶尔抓几个吉祥物刷存在感,基本不太能转变局势,现场球迷也有被带动起来的,但更多是给布克、托马斯那种纯实力型加戏,至于中国球员的冲劲,场上没看到多少,场下全靠粉丝发弹幕。
结尾说一句,作为国内球迷,当然希望能看到中国球员真正走出去,NBA不是终点,欧洲、澳洲其实也能混出点名气,谁能摆脱“舒适端”才是值得点赞的——但话说回来,这比赛看下来,冷静派肯定都知道,想要在NBA站住脚,不光要天赋,机会、战术地位、心理素质都得ALL IN,一场没打出风采也别太绝望,只能继续努力,像曾凡博这种角色,想翻盘不容易,能不能再上场都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毕竟NBA从来不是等你慢慢长大,现实就是场场摆烂你就留不住,球迷等着主队赢球,球员拼着吃饭,谁不想打出来呢——但篮球就是这样,强者生存,机会有限,没办法,现实比比赛更刺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