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政府关门不算新鲜事

0
分享至



美国联邦政府又一次站在了 “关门” 的悬崖边。

原因说起来很简单:政府要花钱,必须先过国会这关 —— 国会参众两院通过预算法案,总统签字后生效。

美国国会参议院 9 月 30 日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约 75 万名联邦雇员停薪休假,不能离岗的军队及边境巡逻人员等其他职员暂时 “无薪上班” 。

美国是不是要完蛋了?

当然不是,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政府“关门”是常态,其他国家也一样,所不同的是,其他国家政府发不下工资不会广而告之,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不用通过这会那会,加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就OK了。美国不行,管它真民主还是假民主,一定要就临时拨款法案举行会议通过。自 1980 年以来,美国政府已遭遇 15 次停摆,2018 年那次最典型,共和党政府要给美墨边境 “筑墙” 拨款,民主党在国会坚决反对,预算法案卡了壳,结果政府停摆长达 35 天,几十万公职人员拿不到工资,



美国为何会有如此频繁的政府关门情况呢?

因为美国政府是一种权力分散的制衡机制,两党为争取民心各有各的视角,最后要国会来摆平,这就存在时间上的磨损,政府的效率降低了。

那么 ,一个权力分散的体制与一个权力集中的体制,单纯从效率上说,谁更有优势?

这一定要有历史的眼光,从一个政府完整的生命周期去评价。

权力集中的体制最典型的是前苏,权力集中于权威主义的个人,通过个人指令来实现整齐划一的宏大集体主义叙事,指令一旦下达,全国立刻动员执行,短期爆发力惊人。赫鲁晓夫上台后想解决农业困境,1959 年访美看到加斯特农场的玉米丰收后,较上劲了,当即拍板在全苏推广玉米种植。从 1955 年到 1962 年,苏联玉米播种面积从 1000 万公顷飙升到 3700 万公顷,西伯利亚的农民被要求刨掉土豆改种玉米。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动员速度,是美国权力分散的制衡体制根本做不到的。



但这是短期优势,一旦计划固化,失去了市场经济价格信号,可能带来长期无法挽回的失误,这就是哈耶克为什么说动态的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办公室的指令天然刻板,缺乏敏感度,只有当失败到来时,才会睁大眼睛。

玉米生长需要充足光照和温暖气候,苏联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美国 “玉米带” 的自然条件,西伯利亚的严寒更是让玉米大面积冻死。1962 年苏联玉米实际收获面积仅约 1800 万公顷,远低于计划面积,很多地区每公顷单产不足 1 吨,远低于美国等玉米主产国的水平,赫鲁晓夫也落了个 “玉米棒子” 的外号。

相比之下,美国政府短期效率低,但避免了长期致命的失误。

20 世纪 50 年代,双方比拼航天工程,美国从 “水星计划” 到 “阿波罗计划”,每一笔预算都要国会反复辩论,研发方案得接受多部门监督,甚至民间科学家的质疑都能影响政策调整。整个过程吵了十几年,预算也改了几十次,短期进度远不如苏联。但这种 “慢” 换来了稳妥:没出现资源错配的浪费,最终在太空竞赛中站稳了脚跟。



一个权力集中的体制,短期高效,一个权力分散的体制,长期高效,因为有纠错机制;到冷战末期,两种效率逻辑的后果愈发清晰。赫鲁晓夫提出超美计划,20年内,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压倒美国,结果怎么样?

1990 年人均 GDP 仅 2748 美元,不到美国的 1/8。而美国虽屡屡因党争陷入政策僵局,却从未出现动摇国本的重大失误,经济和科技持续积累,1990 年 GDP 达到 5.9 万亿美元,是苏联的 7 倍多。前苏GDP与美国比,70年代追到了40%以上,到1991年解体,已经不足10%。

这场冷战里的 “龟兔赛跑”,最终以苏联解体落幕。

政府关门不可怕,这是权力分散下的常态,难的是如何找到短期效率与长期效率的平衡点,这大概就是罗素提出的历史悖论:权力分散的体制总是会被权力集中的体制干掉,而权力集中的体制又往往会瞬间崩溃,自己干掉了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一场4-3,苏超大结局,奖金分配:第8名仅4万,网友:苏大强呢

一场4-3,苏超大结局,奖金分配:第8名仅4万,网友:苏大强呢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1 23:18:21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策略述
2025-11-01 13:34:59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牛锅巴小钒
2025-11-02 02:04:19
善恶终有报,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早为当年的荒唐付出了代价

善恶终有报,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早为当年的荒唐付出了代价

君笙的拂兮
2025-11-01 04:49:00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我读我在
2025-11-01 13:45:04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比利
2025-11-01 12:58:33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0-31 21:25:25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马伟明颠覆技术,75C锂电池支持8万吨航母行10年,可电磁弹射导弹

马伟明颠覆技术,75C锂电池支持8万吨航母行10年,可电磁弹射导弹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0-30 23:56:55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WTT冠军赛!2大世界亚军被淘汰,日本新星强势爆发,男单4强出炉

WTT冠军赛!2大世界亚军被淘汰,日本新星强势爆发,男单4强出炉

知轩体育
2025-11-02 00:54:08
姆巴佩连续8场西甲破门,皇马队史仅次于C罗

姆巴佩连续8场西甲破门,皇马队史仅次于C罗

懂球帝
2025-11-02 04:38:10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22:31:25
2025-11-02 06:15:00
小筑 incentive-icons
小筑
财经快评:让智慧之剑穿透真相
817文章数 92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数码
时尚
艺术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