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推荐:TW-S8,天蔚环境,专业仪器仪表厂家】荧光法溶解氧水温传感器通过荧光猝灭原理与温度补偿技术,实现了对水体溶解氧浓度和温度的精准、实时监测,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与生态健康状况的核心工具。
一、技术原理:荧光猝灭与温度补偿的协同作用
荧光猝灭原理
传感器探头表面覆盖特殊荧光物质,当特定波长(如蓝光)的激发光照射时,荧光物质吸收能量并释放特征波长的荧光(如红光)。水体中的溶解氧分子会与荧光物质发生碰撞,通过能量转移缩短荧光寿命、降低荧光强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衰减程度,结合光学模型算法反推出溶解氧浓度。这一过程无消耗测量,不改变水体氧含量,且无需电解液等耗材,避免了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因化学反应消耗氧分子导致的误差。
温度补偿技术
溶解氧浓度受温度影响显著(如温度每升高10℃,溶解氧饱和度下降约20%)。传感器内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如NTC热敏电阻),实时监测水温并自动修正溶解氧测量结果,确保数据准确性。例如,德国WTW FDO 925-3传感器通过内置数据芯片和绿光技术,实现温度补偿后的测量精度达±0.3mg/L,响应速度≤45秒。
![]()
二、应用优势:精准、稳定、低维护
抗干扰能力强
荧光法传感器对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具有高抗干扰性,可在水质成分复杂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水、富营养化水体)保持测量精度。例如,在污水处理厂中,传感器能准确监测活性污泥法工艺中的溶解氧浓度,优化曝气量,降低能耗。
长期稳定性高
荧光膜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寿命可达一年以上,且年漂移值小(如<1%)。传感器采用IP68高防护外壳,防水防尘,适用于野外长期监测。例如,千岛湖部署的ERUN-SZ2-B-A5传感器,通过荧光寿命技术实现零维护运行,连续监测湖泊溶解氧浓度,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响应速度快
荧光法传感器响应时间短(如T99<60秒),可实时捕捉溶解氧浓度变化。例如,在水产养殖中,传感器能快速检测夜间溶解氧骤降(如从5mg/L降至2mg/L),触发增氧设备启动,避免鱼类窒息死亡。
三、在生态保护中的具体作用
评估水体自净能力
溶解氧是水体自净能力的关键指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体溶解氧需≥7.5mg/L(珍稀生物栖息地),Ⅱ类水体需≥6mg/L(水产养殖安全线)。传感器通过长期监测溶解氧浓度,可判断水体自净能力是否达标。例如,某河流监测发现溶解氧浓度持续低于4mg/L,提示有机污染严重,需加强污水处理。
预警水质污染事件
藻类爆发会导致溶解氧骤降(如蓝藻暴发时,夜间溶解氧可能降至1mg/L以下),引发底泥黑臭与鱼类死亡。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变化,可提前预警藻华风险。例如,太湖部署的荧光法传感器网络,在2024年夏季成功预警蓝藻暴发,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溶解氧浓度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例如,鲤科鱼类在溶解氧低于4mg/L时窒息风险骤升,低于2mg/L将引发底泥黑臭。传感器通过监测溶解氧浓度,可指导生态修复工程。例如,某湿地修复项目中,传感器数据显示溶解氧浓度长期低于3mg/L,提示需增加水生植物种植量以提升氧释放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