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把冰手套递给了德约!隔着手机屏幕的偶像突然走进了现实,那种距离感一下子就没了。”韩卓昀的语气中难掩兴奋。烈日下的旗忠网球中心,她身穿球童服,目光专注地追随场上每一次击球。她是来自文来初中荟萃部的八年级学生。今年,她与同班同学黄泳瑄一同入选,成为百余名球童中的一员,站上了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赛场。
赛场上的另一双眼睛
球童的任务并不轻松:既要在网前观察,快速完成捡球、传球、供球等动作,也要及时为球员递上毛巾、撑开遮阳伞、递去冰袋等。每项任务虽不复杂,却十分考验专注力与团队配合。“在赛场上,我们没法用语言沟通,全靠彼此的默契配合来传球。”黄泳瑄解释道。
他们每三天休息一天,有时一天要跟四场比赛,“孩子们一般要忙到晚上11、12点。”球童培训师说。因此,球童教练会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毕竟天气炎热,精力消耗比较大,要防止中暑等意外情况。”从最初面对万名观众的紧张,到如今从容应对每场比赛,球童们在一次次服务中快速成长。“经历了这么多场比赛,见过各种风格的球员,在场上已经非常淡定了。”韩卓昀笑着说。
![]()
![]()
即便专注于工作,到了关键分时刻,他们还是会跟着球员一起紧张,“有时候会猜他们下一个球会打到哪里。”与以往坐在观众席看比赛不同,这次的球童经历让韩卓昀有了全新视角。她近距离看到了偶像打球的姿态,与教练讨论战术的方式,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职业选手的体育精神,“他们每一颗球都会全力以赴去追。”
球员们的友善,更让赛场充满暖意——天气炎热时,球员会扶着递毛巾的球童;一位球员不慎摔跤,小球童们会立刻上前搀扶,“这种氛围特别有爱”。
黄泳瑄则注意到球员们在比赛中的策略,“他们并不急于拿分,而是从容地观察对手,调整自己的节奏,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帮助很大。”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成为大师赛球童了,去年服务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在训练时会不自觉模仿球员的挥拍动作,甚至学会了之前没接触过的削球、放小球技巧。
![]()

校园网球队:梦想的沃土
韩卓昀和黄泳瑄都是文来初中荟萃部网球队的成员。这支2024年9月组建的校队,秉持学校“让每个孩子全面、自主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且以“学习者主导”为核心——最初由八年级学生杨瀚祺主导发起并担任队长,面向校内对网球有兴趣、具备网球基础的学生进行选拔。在家委会以及智胜网球的支持下,球队还特邀原国家队队员咸宏略担任校队总教练,为队员提供专业指导。
![]()
![]()
每周五网球队的训练,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撑。“教练会带我们练球感,指导挥拍动作,安排对打练习,还会组织我们和其他学校打比赛。”黄泳瑄介绍。通过系统化训练与高水平竞技,网球队队员在团队协作里学会承担责任、锻炼领导力,在应对赛场变化时培养面对挑战的自信与韧性。
这里不仅是他们提升技能的平台,更是精神归属所在。“每周的训练让我保持对网球的手感、加深对规则的理解,”黄泳瑄说,“我最喜欢网球队的氛围,大家一直一起训练,平时会互相调侃,也会互相激励,思考怎么‘打赢’对方。”
![]()
经过专业训练的队员将代表文来中学出战国内外各项赛事,并有机会站上国际舞台,与来自全球的优秀青年选手切磋交流。对韩卓昀和黄泳瑄而言,这段并肩训练的时光,为他们在大师赛上配合球童工作打下了基础。
“荟萃部的网球队,就是想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训练时间和专属空间,让他们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面更好地成长、发光发热。”上海市文来初中荟萃部八年级年级组长袁园说。
![]()

从球童到更好的自己
成为大师赛球童,并非易事。两人都经历了多轮严格选拔:先进行摸高、体能、反应能力和网球知识测试,近300人中仅100人进入下一阶段;接着是为期三天的集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站姿与蹲姿训练、抛接球练习,以及日夜场模拟实战,最终约60人脱颖而出;9月的实战考核是最难的一关,在“2025通向劳力士大师赛之路”国际网球资格赛中,他们要在真实赛场上全神贯注完成球童工作。
![]()
“之前考验的都是基础动作和理论,真正上场时突发情况太多了,必须全神贯注。”韩卓昀回忆,得知自己入选时“超级激动”,“努力训练后成功抓住了珍贵的机会,特别有成就感”。黄泳瑄则是第二年参加,去年从观赛者变成参与者后收获满满,今年便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
![]()
这份对网球的执着,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韩卓昀从小学三年级就加入少体校接受系统训练,升入初中后,每周仍坚持三次以上晚间训练,周末再加练两次专项体能。“放学再去打一个小时网球,回去还要写作业,对体力和脑力都是挑战。”她有时会停下来调整心态,但从没想过放弃,“我真的很喜欢打网球,它对我来说不单纯是一项运动。它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教会我不放弃和随机应变”。
大师赛的经历,让他们对网球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球员已经很优秀了,可对待每一件事还是那么认真刻苦,我要学习这种精神。”韩卓昀说。她希望更多喜欢网球的同学能体验球童工作,近距离感受专业赛场的魅力,“费德勒小时候也当过球童,这是激发热爱的好机会。”
如今,这段球童经历已成为两人网球路上的珍贵印记,而他们的逐梦之旅,还在继续。

记者:黄思谊(见习)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