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校的艺术学都没了
根据软科的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得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艺术类专业。而早在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专业设置名单中便是0个艺术类专业。
此外,内蒙古大学现设本科专业一览表显示:截至2023年,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艺术类专业已全部停招。这标志着内蒙古大学的艺术学本科教育正式终止。
![]()
同样的学校还有辽宁理工学院,这个学校也全面停招了,艺术学,根据该校在2023年发布的专业设置情况统计表显示,他们的环境设计,动画等两个艺术类专业已经停止招生。
![]()
为什么这么多学校都不招艺术学专业了?艺术学到底做错了什么?
下图是软科制作的,2025年高校撤销停招艺术类专业总表,从中看出不乏有一些很好的学校,例如南昌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
9月16日同济大学宣布停招,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三个专业作为设计类的头部院校,这一个消息一出就让大家十分的恐慌,但是其实停招并不是不招。
当然,专业撤销的趋势非一朝一夕形成。
若把时间跨度拉长,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足足有87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被撤销,消失于高教界,数量占所有撤销专业的13.5%。且艺术学门类的撤销专业占比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工学(31.8%)、管理学(17.9%)、理学(14.9%),大大超过文学(9.1%)。
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学校的专业都面临着挺高的风险,但是仅仅一个简单的停招背后则是大量的教职工调整,教材调整,课程调整,实习调整,这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十分难以接受的一次换血。
因此许多高校选择停招专业并不只是不招这个专业了,而是将专业名称更新,但实际教的内容基本和之前的差不多。
就像是隔壁新闻传播学院,将老旧的广播电视专业停招,然后设立新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但实际上任课老师还是之前的老师讲的内容也与之前大差不差。
这固然是一个好的方式,但是并不能解决当下艺术学十分迫切的问题。
就业问题
数据表明,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状况亮起“红灯”。2024年,山东省公布了11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清单,其中,艺术学足足占了9个。具体表现为:戏剧学的就业率仅为30%,漫画的就业率只有31.82%,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导演等多个专业就业率低于50%。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即“对本地区就业率过低、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尽快调整”,高校逐渐撤销就业率低的艺术类专业,是明智之举。
综合类院校如此,理工类院校则更是如此。
过去的时间,中国的院校都是在追求大而全,但是忽略了学校自身的优势发展。很多理工类院校为了排名更高,所以会选择开设艺术专业,如果艺术学不能找到一个清晰的、为学校核心使命贡献价值的独特定位,那便陷入了“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尴尬处境,甚至学生也会产生“我为什么要来一所工科高校学艺术”的疑惑。再加上学科资源有限,高校若想整合资源、发展优势学科,不得不率先对艺术学等边缘学科“下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学校选择将艺术类专业拆分出去,独立成为学院。
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之所以艺术类专业全部停招,是因为拆分出了内蒙古艺术学院,将艺术专业单独划分出去了。
让艺术回归艺术学院,我想这是艺术专业最好的一个出路。
就我所读的电影专业来讲,这么些年出自综合类大学的知名导演,编剧又有几个?出自985的导演又有几个?这些985院校毕业的相关专业从业者,确实还没有山西传媒学院这样的双非艺术专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加有专业能力。(例如毕赣,李睿珺等)
并且这样做也可以有利于减少那些为了向更好的学校而借助艺考,并不热爱艺术的学生(譬如高三时候的我)。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大家如果有别的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