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过去美国政府停摆,公众早已习以为常,往往只是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短暂角力的结果。自1976年以来的22次关门事件中,多数不过是国会山上的口舌之争,关闭几天后便迅速达成协议,联邦雇员即便暂时停工,事后也能全额补薪。
但这一次却截然不同——人们没有等来复工的消息,反而听闻白宫正在拟定一份永久性裁员名单,而这份名单所针对的岗位,绝大多数与民主党关联密切。
![]()
为何此次停摆竟牵连数十万人的生计?美国本可沿用历任总统的协商模式化解僵局,却选择彻底撕破脸面,甚至意图直接解散教育部、环保署等关键机构?
这已不再是常规的财政博弈,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清洗。美式两党制历经两个世纪的对抗与共存,难道真要在此刻演变为单极统治?
![]()
要理解此次异常局面,必须回溯过往的运作规则。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2013年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政府关门,当时争议焦点在于《平价医疗法案》的拨款问题,共和党试图削减医保支出,民主党坚决抵制,导致联邦机构关闭长达16天。
尽管冲突激烈,双方始终未触及裁员红线。毕竟在美国政治生态中,两党被视为体制内的“共同经营者”,那次停摆结束后,所有受影响员工均获得工资补偿,无人如今天这般惶恐不安。
![]()
而如今,这场原本应由双方共治的国家事业,却被当作私有财产进行瓜分。现任领导人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既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总负责人,又是共和党的核心领袖,于是借机利用停摆契机实施系统性清退。
需要明确的是,美国公务员体系分为两类:一类为政务官,由总统直接任命,随政权更替而变动;另一类为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录用,理论上独立于政党轮替之外。
![]()
诸如教育部政策分析员、环保署科学顾问等职位,大多属于后者。这类人员通常难以被轻易替换,但在本次停摆过程中,执政者巧妙地找到了突破口。
白宫公布的裁员清单,精准锁定具有民主党倾向的技术型事务官,名义上打着“财政紧缩”的旗号,实则意在清除异己。更为严厉的是资金冻结措施——高达260亿美元的专项拨款被突然叫停,其中180亿原定用于纽约地铁隧道建设项目。
![]()
纽约作为民主党的重要票仓,该工程直接影响数百万市民日常通勤;另有80亿拨款涉及十余个民主党主导州的绿色能源计划,支撑着数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项目既具备经济可行性,也符合现行法律框架,仅仅因为其政治归属,就被一纸命令强行中断资助。
![]()
表面看特朗普的操作充满混乱,实则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精准打击民主党的命脉,并披上合法合规的外衣。他从一开始就将责任转嫁出去。
以往总统普遍忌惮政府关门带来的负面评价,往往会主动寻求国会谈判。然而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在今年9月底的最后谈判阶段,当民主党照例发出威胁:“不满足条件就让政府关门”时,他们仍以为这是熟悉的施压剧本。
![]()
但他们未曾预料,这位前总统并未退让,而是立即下令各机构提交裁员方案。
民主党瞬间意识到危险——被裁撤的必然是自己阵营中的骨干力量,急忙转为求和姿态,试图重启对话,但对方根本不予回应。更进一步,他还借助媒体机器大肆渲染,“福克斯新闻”等保守派平台持续播报“民主党拒绝拨款致使民众失业”的叙事,普通民众缺乏背景信息,误以为危机源自民主党顽固立场。
![]()
紧接着,美方还推出了“改规则断后路”的策略。以往停摆期间,雇员虽暂停工作,但心理上有保障,清楚这只是临时状态,终将恢复职务。可此次特朗普推动的是永久解雇机制,并特别针对民主党支持的技术专家下手。
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不仅削弱民主党当前的执行能力,更切断其未来人才储备渠道。至此,权力争夺进入新阶段——以制度变革实现权力垄断。
![]()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征税与财政拨款权专属国会,总统无权擅自干预。然而特朗普执意打破这一百年惯例,并设计出两项非常规手段。
其一是“口袋撤销”:国会批准的预算并非一次性发放,而是按进度分批支付,例如首月发放20%,次月40%。特朗普故意拖延后续款项审批,待财年结束时,未动用的资金自动作废,等于让国会的拨款决议形同虚设。
![]()
其二是对法律的曲解性执行。传统上,在政府停摆期间,仅国防、边境安全等核心职能继续运行,其余部门暂停服务。但特朗普自行定义“核心部门”标准:“我说哪个部门重要,它就是核心。”
结果,与共和党关系紧密的国防部、能源部照常运转,而被视为民主党阵地的教育部、环保署却被划归非必要单位,不仅全面关闭,更面临被永久撤销的风险。这种做法实质上抛弃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追求的是“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
![]()
有人形容特朗普此番举动为“趁你病要你命”,但民主党走到今日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内部溃败。
以佩洛西为代表的传统政客,将短视与内斗深植于行动逻辑之中。去年党内对拜登发起逼宫之际,佩洛西一面高呼团结,一面压制年轻议员发声,唯恐地位受挑战。
![]()
如今面对特朗普的强势出击,民主党竟无一人能挺身而出承担领导责任。欲反对裁员,提不出有效对策;争取拨款,又无法打动中间选民;甚至连总统调动军队的行为,也无人敢于公开质疑。
整个党派早已丧失凝聚力。过去两党虽争执不断,但仍共享某些不可逾越的底线,例如维护公务员体系稳定性、不拿民生议题做政治赌注。
![]()
而现在,民主党自身率先失守阵线,一部分主张妥协,另一部分坚持对抗,连内部会议都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反观特朗普,从第一任期的试探收敛,到第二阶段的肆无忌惮,目标愈发清晰坚定。
昔日民主党曾用司法手段制约他,如今他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甚至公然向俄罗斯释放友好信号。尤其值得警觉的是他对军方的态度。
![]()
自1807年起,美国确立一项铁律:美军不得参与本土执法,以防总统滥用武力推行党派意志。但特朗普无视此项传统。今年6月,加州对其移民政策提出异议,他当即宣称该州处于“叛乱状态”,绕过州长直接调动国民警卫队,并派遣海军陆战队进驻。
此前波特兰爆发抗议活动时,他又以“恐怖主义威胁”为由,提议派遣正规美军维持秩序。他的逻辑极为简单:民主党即叛乱势力,我以军队镇压叛乱,合情合理。
![]()
一旦军队沦为个人政治工具,美国的宪政根基便岌岌可危。两党制之所以能延续两百余年,依赖的是彼此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哪怕争斗再激烈,也从未有人敢触碰“不动军队、不拆机构”的红线。
而今,特朗普已将这些禁忌逐一踩碎,而民主党却连有效抵抗的能力都不复存在。若此趋势持续下去,美国或将真正滑向单一权力中心的时代。
![]()
短期内,这种极端集权或许能让特朗普巩固掌控力,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加剧国家的深层分裂:倾向民主党的州开始抗拒联邦指令,公务员职业安全感崩塌导致专业人才流失,重大民生问题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
这场政府停摆绝非终点,而是美国制度性危机的开端。当国家权力不再受到有效约束,当普通人的职业生涯取决于政党站队,那个曾经标榜自由与法治的超级大国,终将在自我挖掘的深渊中缓缓沉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