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谁在重构学习空间:AI 与泛在学习空间的到来

0
分享至


过去十年,教育的变革常常发生在学校与课堂;而过去三年,它更多发生在家里。

没有补习班的夜晚,却多了会调光的学习灯、能答疑的学习机、会讲故事的 AI 伙伴。孩子的学习空间,正在被算法重新设计。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AI 技术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教育消费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向。政策从「限制学科类培训」转向「鼓励素养提升与 AI 应用」,教育的空间边界也正在重构:课堂向校园外延伸,学习向家庭回归。一个打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空间」(U-Learning Space)正在形成——它指的是在技术赋能下,学习不再固于特定的教室与课时,而是能在家庭、校园乃至任何场景中无缝衔接、连续发生的智能环境。 从家庭的书桌到校园的课堂,AI 正成为编织这一新空间的核心力量。


政策的每一次转向,都是教育产业的下一次重排。

自 2023 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从「禁止学科补课」转向「引导智能学习」。《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教育新基建指导意见》等文件密集落地,明确提出要「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推动 AI 在教学与管理全环节落地」。各地教育局陆续启动 AI 教育试点区、智慧校园项目,将智能硬件与教学数据系统同步纳入教育数字化体系。

政策重心的变化带来了资金流向的重构。财政支出和家庭支出并未减少,而是发生了结构性迁移,一方面,政府投资从「基础硬件铺设」转向「智能化应用建设」,智慧校园、教育云平台成为重点;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支出从「课外补习」转向「学习设备+内容服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城镇居民教育文娱类支出同比增长 5.4%,创历史新高。

市场端则响应迅速。多鲸教育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约 20%。家庭端以 AI 学习机、智能书桌、学习灯为核心,校园端以智慧黑板、AI 教辅系统、数字化测评平台为代表,形成「家校双线共振」的格局。

教育的支点,正在从「人力密集」转向「算法驱动」;从「应试逻辑」走向「学习生态」。而教育的重心,也正从机构回归家庭与校园。

政策为教育铺平了道路,但真正让市场落地生根的,是家长需求的转变。

85 后、90 后家长正在成为教育消费的主导力量。据《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他们掌握约 73.6%的育儿决策权,较十年前提升近 30 个百分点。与上一代不同,他们更理性、更具数据意识,也更关注孩子的情绪与成长体验,既看重学习结果,也看重学习过程。

这种转变使教育消费从焦虑型走向理性投资型。家长不再盲目购买课程,而更看重产品的长期陪伴与持续服务,比如学习机是否能迭代更新?内容是否能持续优化?AI 是否能识别孩子的学习状态?

这种兼具数据理性与情感关怀的育儿理念,直接重塑了家庭的消费决策逻辑。一方面,是从「买课」到「买系统」。过去,家庭教育的主要支出是报班与补课;如今,AI 学习机、智能词典笔、作业批改系统成为主角。

以猿辅导旗下「小猿学练机」为例,设备可自动识别错题、生成个性化练习计划,并通过家长端 App 实时同步孩子学习进度。网易有道的「子曰大模型」则让词典笔具备口语纠错与智能讲解功能,成为孩子随身的「AI 老师」。阿尔法蛋的扫拍学习机 K6,则以一台机器打通六种学习场景。这些产品共同构成了家庭教育的「新系统」,算法在后端持续优化,学习轨迹被量化记录,教育过程实现了可视化与数据化。

另一方面,是从「补分数」到「买陪伴」。家长不再追求一次性提分,而是希望设备能陪伴孩子持续成长。

调查显示,超过 70%的家长倾向选择带有订阅服务或内容更新机制的学习产品。AI 学习灯、伴读机器人、语音答疑服务成为「长期陪伴型」消费新宠。

作业帮发布的 2024 年度学习报告显示,作业帮学习机全年完成约 1.4 亿次作业批改、1.6 亿次视频答疑,答疑次数较 2023年增长 75%。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出 AI 学习产品的普及度提升,也表明算法模型正通过海量交互不断优化内容与反馈机制。如此高频的交互,正是「长期陪伴」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石。

在家长的消费行为与技术迭代、产品升级相互作用的同时,孩子们的书桌也在悄然变化。过去的家庭学习空间是一张书桌、一盏台灯,如今,它正在被 AI 重构。学习机、词典笔、智能学习灯、错题打印机、AI 书桌等设备之间通过算法与感应协作,构成了完整的「学习生态系统」。

当孩子坐下,智能书桌会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与桌面高度;学习灯能识别姿势与专注度,提醒孩子休息;学习机实时批改作业并生成个性化计划;错题打印机将关键题型即时输出,帮助复盘;所有学习记录则同步上传至家长 App 端。

这意味着家庭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一套由 AI 驱动的「认知环境」。它既让学习过程更加连续与动态,也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教育关系实现数据化协同。


当家庭学习空间被智能化,课堂也在被重新定义。

过去,智慧课堂的建设更多停留在「显示与交互层面」,比如智慧黑板替代粉笔、数字作业系统替代纸本。但如今,AI 教学大模型、教育机器人、VR/AR 实验课堂等新技术的加入,正在改变课堂的组织方式与学习体验。

例如,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已实现课堂全流程智能支持,能根据教学目标生成课件提纲、实时识别学生反馈并调整讲解节奏,还能生成个性化作业与测评报告。希沃的智慧课堂系统则将学生答题热力图与行为数据结合,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节奏与分层策略。

与此同时,教育机器人正成为课堂上的「第二教师」。优必选科技与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合作,在部分附属学校中试点应用教育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承担外语跟读、诗词背诵等重复性训练任务,并在科学课上通过多媒体交互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有效充当了教师的课堂助手。

这种趋势在地方政策层面也得到了印证。例如,《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在课堂环境中探索「人机共教」新模式。在此指引下,深圳多所中小学已开展试点,将 AI 机器人用于语言训练、实验模拟和课堂互动,以验证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有效性。

VR/AR 设备同样在加速「具身学习」落地。ClassIn XR 课堂、MetaEDU 虚拟实验室、上海市部分中学的沉浸式理化生教学试点,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空间完成实验、历史重建与空间探索。

这些变化标志着一个趋势,AI 正从辅助工具转向学习伙伴,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智能共创教学」阶段。不仅改变了课堂节奏,也重塑了教育关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数据解释者」;学生不再是信息接收者,而是「认知合作者」;校园不再是封闭的教学场,而成为开放的智能学习空间。

AI 让课堂更具互动性与温度,也推动教育从「管理逻辑」转向「生成逻辑」。


当 AI 渗透教育的全流程,学习的空间边界也被重新定义。家庭成为学习的起点,校园成为数据积累与反馈的中枢,两者共同构成教育的「第三空间」——一个由技术驱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生态。

在这个生态中,AI 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新的学习伙伴。它能记录学习轨迹、理解情绪反馈、生成差异化任务;家长关注成长数据,教师关注教学反馈,学生则在交互中获得即时激励与自主探索的乐趣。教育,不再是「被教」,而是「共学」。

至此,教育的图景渐渐清晰。技术的使命,在于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身。当 AI 深度融入从家庭到校园的每一个环节,学习将从特定阶段的任务,转变为持续终生的自然状态。这也正是「泛在学习空间」的真正意义——让教育成为生命的常态。

这篇文章,是我们正在筹备的《2025 年中国教育消费及学习场景报告》的一部分思考。

在这份报告里,我们将系统描绘 AI 如何重塑家庭与校园的学习空间,以及家长、教师、学生在「智能教育生态」中的新角色。报告目前开放联合共创与品牌合作,欢迎教育行业伙伴与我们一起参与。

感兴趣请联系多鲸小助手,备注报告合作

【PS:小助手不是机器人哦,24 小时之内,看到就会回复,请耐心等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5 09:59:19
宝安又一旧改失效! 深圳加速“清退”,这些项目被除名!

宝安又一旧改失效! 深圳加速“清退”,这些项目被除名!

乐居地产
2025-11-04 15:17:06
比亚迪2026款夏正式上市:19.68万起重构中大型MPV价值标杆

比亚迪2026款夏正式上市:19.68万起重构中大型MPV价值标杆

科技客评
2025-11-04 22:14:05
重庆燃气抄表员不足工人一年净减121人 整改不力被罚810万李金陆掌舵17月离任

重庆燃气抄表员不足工人一年净减121人 整改不力被罚810万李金陆掌舵17月离任

长江商报
2025-11-05 09:54:55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刘辉读书
2025-11-04 15:52:46
江苏省“臭名远播”的五所大学!已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学生谨慎报考

江苏省“臭名远播”的五所大学!已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学生谨慎报考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05 14:15:17
夫妻之间,比“性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个“感觉”

夫妻之间,比“性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个“感觉”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06 00:10:03
男孩摸蛋糕后续:妈妈正脸照,已社会性死亡,更恶心言论被扒

男孩摸蛋糕后续:妈妈正脸照,已社会性死亡,更恶心言论被扒

蜉蝣说
2025-11-05 14:48:10
11月4日俄乌最新:普京的KPI

11月4日俄乌最新:普京的KPI

西楼饮月
2025-11-04 20:50:16
华为Mate70 Air真机首曝!薄出新高度,刚买的iPhone Air不香了

华为Mate70 Air真机首曝!薄出新高度,刚买的iPhone Air不香了

雷科技
2025-11-03 15:37:32
iOS 26.2 来了,新功能终于上线!

iOS 26.2 来了,新功能终于上线!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6 00:20:35
海港带头躺平,中超承包倒数前3!亚冠再现争议:申花好球竟被吹

海港带头躺平,中超承包倒数前3!亚冠再现争议:申花好球竟被吹

足球大腕
2025-11-05 23:36:28
高效!哈兰德曼城生涯80分钟参与一球,多特生涯69分钟造一球

高效!哈兰德曼城生涯80分钟参与一球,多特生涯69分钟造一球

懂球帝
2025-11-06 00:47:06
特朗普:英伟达顶级芯片仅供美国使用!微软CEO:我们不缺芯片,缺电!奥特曼:算力过剩是迟早的事

特朗普:英伟达顶级芯片仅供美国使用!微软CEO:我们不缺芯片,缺电!奥特曼:算力过剩是迟早的事

大白聊IT
2025-11-04 12:58:23
陈芋汐输的很彻底!全红婵复出夺冠连上3个热搜,热度赶超王艺迪

陈芋汐输的很彻底!全红婵复出夺冠连上3个热搜,热度赶超王艺迪

可乐谈情感
2025-11-04 13:34:21
挤眉弄眼,油腔滑调,瘦的脱相,没马国明霸气,佘诗曼也带不动他

挤眉弄眼,油腔滑调,瘦的脱相,没马国明霸气,佘诗曼也带不动他

白面书誏
2025-11-05 19:53:53
34岁的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自称是特朗普最害怕的噩梦,为何?

34岁的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自称是特朗普最害怕的噩梦,为何?

之乎者也小鱼儿
2025-11-05 23:47:34
陪睡陪玩只是冰山一角!继王家卫被曝后,才懂霍家为何不娶章子怡

陪睡陪玩只是冰山一角!继王家卫被曝后,才懂霍家为何不娶章子怡

一只番茄鱼
2025-11-04 09:26:31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当了4年“都市候鸟” 95后自贡女孩回应每周“打高铁”到成都上班:月通勤费1600元

封面新闻
2025-11-04 17:41:22
“95后”女商人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薪酬92万元

“95后”女商人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薪酬92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0:25:13
2025-11-06 01:03:00
多鲸
多鲸
资本视角下的教育产业研究
1846文章数 16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头条要闻

丈夫突然病亡2天后妻子也离世留下一儿一女 妹妹发声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旅游要闻

立冬将至 秋韵未央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